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

标题包含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华簪霭霭待萱堂。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相如何日从长杨。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曼
去完善

译文
云雾中的千山弥漫着暖意,溪边的八月则有一丝清凉。华丽的簪子在等待母亲的发髻。羡慕您怀抱中的两个橘子,一半青涩一半金黄。老来一起举案齐眉,闲暇时轻松宽心。什么时候能够一起游玩?感恩每年都能参加盛宴,品尝到美味的槟榔。
李曼
去完善
释义
1. 南歌子:词牌名。 2. 云里千山暖:形容云端里山峰的景色,让人感到温暖。 3. 溪头八月凉:描述溪水边的凉爽感觉,适合消暑纳凉。 4. 华簪霭霭:形容华美的簪饰,映衬出高洁的气质。 5. 待萱堂:等待在母亲身边,萱堂为母亲的代名词。 6. 羡子怀中双橘:以橘子比喻孕妇。这里说羡慕孕妇是因为他们拥有可以孕育生命的身体。 7. 齐眉案:指摆放饭菜的桌子,典故出自东汉梁鸿孟光夫妇的故事,二人相敬如宾。 8. 坦腹床:形容生活悠闲舒适。典出自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佳话。 9. 相如何日:以后何时再相聚。 10. 从长杨:参加长杨宫举办的活动。 11. 高会:盛大的宴会。 12. 索槟榔:请求得到槟榔。槟榔是一种药物,可解酒提神。 注释已给到,如有其他问题或需其他帮助,欢迎随时提问。
李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季节变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华簪霭霭待萱堂”则是对亲人团聚的期待。而“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则是通过对橘子的描绘,表现了生活的富足和家庭的和谐。 下阕则转向了对老年生活的描绘。“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退休后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最后一句“相如何日从长杨”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往事的回忆。
李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歌子·云里千山暖》是南宋词人陈克的一首佳作。据考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45年至1194年之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国入侵中原,战争频繁,国家局势紧张。陈克作为一位文人雅士,深知时代的苦难,因此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在陈克的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的父亲因战乱而离世,他自己也因战乱而离家远游。这种人生遭遇使得他在词作中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后世研究南宋历史的宝贵资料。 同时,在陈克生活的时代,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百姓疾苦。在这种背景下,陈克的作品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南宋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体现了作者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李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