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阴

标题包含
秋阴
冉冉日将莫,萧萧秋欲残。 浮云低阁雨,宿霭密藏山。 扇觉轻蒲重,衣嫌细葛单。 更交一寒暑,精进独衰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渐渐接近黄昏,秋天也快要结束。 云彩低垂,仿佛要下雨,而雾气则在群山之间弥漫。 扇子在手中显得轻便,衣服却觉得有些单薄。 换季之际,我在独自努力提升自己,却无奈容颜已老。
去完善
释义
1. 冉冉:慢慢地。 2. 将莫:将要傍晚。 3. 萧萧:风声。 4. 宿霭:隔夜的云雾。 5. 蒲扇:用香蒲叶制作的扇子。 6. 衣嫌细葛单:感到衣服太薄而觉得不够保暖。 7. 更交一寒暑:经历了四季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描绘秋天景象的佳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传达出秋天的肃杀气氛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感受。“冉冉日将莫,萧萧秋欲残”一句点明了秋天的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秋天的气息逐渐浓重。接下来诗人以“浮云低阁雨,宿霭密藏山”来形容天空中的浮云和山间的雾气,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扇觉轻蒲重,衣嫌细葛单”则是通过描写扇子和衣物来反映天气的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中。最后两句“更交一寒暑,精进独衰颜”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尽管季节交替,大自然的变化迅速,但个人的衰老却无法抗拒,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伤的情绪。整首诗既有秋天的悲凉气氛,又充满个人的情感表达,实为一首秋日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阴》是南宋诗人高翥所作的一首描绘秋日阴雨景色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国入侵的威胁之下,国家局势紧张,人民生活困苦。高翥作为南宋的一位士人,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痛苦,因此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在这首《秋阴》中,他以深秋阴雨的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腐败,军事防御薄弱,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略。由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翥通过观察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