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钱塘
小立晴江上,潮生落照边。
晚花低映水,春草暗迷烟。
燕子飞官驿,鸥群引客船。
关情南浦别,相对独依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晴朗的江边,夕阳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潮中。
傍晚的花朵在水面低低的倒映着,春天的芳草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燕子在驿站旁飞翔,鸥群引领着客船航行。
在这临别的时刻,内心百感交集,我们独自面对对方,久久不舍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钱塘: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境内。现指钱塘江。
2. 小立:稍微站立,短时间停留。
3. 晴江:晴朗的江河。
4. 潮生:潮水上涨。
5. 落照:夕阳的余晖。
6. 晚花:盛开在晚春的花。
7. 低映:低垂的影子映在水中。
8. 春草:春天的草地。
9. 迷烟:烟雾弥漫的样子。
10. 燕子:一种鸟类,常筑巢于人类住宅的檐下。
11. 官驿:古代官方设立的驿站。
12. 鸥群:一群海鸥。
13.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只。
14. 关情:情感被触发。
15. 南浦:诗中代指别离之处。
16. 相对:面对面。
17. 独依然:独自保持原状。
去完善
赏析
《渡钱塘》是高翥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作。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小立晴江上,潮生落照边”,诗人站在晴朗的江边,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江面上,潮水涌动,与落日的光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妙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钱塘江的美丽景色,还传达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颔联“晚花低映水,春草暗迷烟”,傍晚时分,花儿在低处与水相映,春天的草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花草在水中的倒影和草地上的雾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颈联“燕子飞官驿,鸥群引客船”,燕子在空中飞翔,引导着客船前行;海鸥则在岸边集结,引领着游客们的视线。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燕子和鸥群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关情南浦别,相对独依然”,面对南浦的离别,诗人触动了内心的情感。在这美丽的水乡景色面前,诗人独立凝思,感慨万千。这两句诗以离别的情感作为收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也使得读者对诗人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渡钱塘》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华美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钱塘》是高翥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钱塘江风光的诗。这首诗反映了南宋王朝山河破碎、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民族危亡的忧虑。
高翥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高翥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目睹国家沦丧、百姓受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悲愤和忧虑。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家乡故土的热爱。
诗人在《渡钱塘》中写道:“一片江潮白似银,几行鸿雁点斜晖。人家住处水东注,鱼蟹大塘春水深。”这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钱塘江潮、鸿雁、人家、鱼蟹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诗人对国家衰亡、民族苦难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