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日即事

标题包含
冬日即事
江上凝冰约水痕,门前残雪缀谿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结冰与水波相依偎,门前残留的雪迹与溪边云朵相映照。 我拄着藜杖站在梅花枝头下的月光中,成就了这十足的清冷氛围。
去完善
释义
《冬日即事》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绘冬日的景象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中重点词句的注释: 1. 江上凝冰约水痕:“江上”指江边;“凝冰”为寒冷的冰块;“约”为大约,差不多;“水痕”即水的痕迹,这里指的是结冰的水面。这句话描述的是江面上冻结的冰层与水面相接的景象。 2. 门前残雪缀谿云:“门前”指出现在作者门前的景色;“残雪”指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缀”意为点缀,装饰;“谿云”是指山间的云雾。这句话描绘了门前被残雪点缀的山间云雾景象。 3. 杖藜独立梅梢月:“杖藜”指的是手持拐杖的老者;“独立”表示独自站立;“梅梢月”是指月亮在梅树的枝头投射下的光影。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手持拐杖的老人在月色下独立赏梅的画面。 4. 成就清寒到十分:“成就”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清寒”是指寒冷而清爽的感觉;“十分”表示程度很深。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感受到的极度的寒冷氛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寒冷的冬天。诗中的“江上凝冰约水痕”描述了江水结冰的景象,冻结的水痕仿佛是水面与冰块之间的一种约定,形象生动。而“门前残雪缀谿云”则描绘了门前残留的雪花和云彩相互映衬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以“杖藜独立梅梢月”展示了自己在月光下独自欣赏梅花的样子,表现了诗人在寒冷冬天的坚强意志和对梅花的赞美。最后一句“成就清寒到十分”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强调了冬日的寒冷之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日即事》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中原地区被金国侵占,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翥作为一个爱国文人,他关注民生疾苦,忧心国家命运。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这种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高翥的生活经历较为坎坷。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乡村过起了隐居生活,耕读自给,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唱和,共同抒发爱国情怀。 在这首诗中,高翥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他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风卷江湖雪浪生”来形容风雪交加的景象,用“独凭栏槛觉春寒”来表达自己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同时,他还用“旧家行乐地”来表达对故乡的回忆和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