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
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
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
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
酒酣常骂坐,嫌客话升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幼从军习武,升迁皆因带兵有方。戍守边疆时总是毛发竖起、警惕不已,冲锋陷阵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爱马如宝,宝刀在手,威震敌胆。畅饮豪情之际,总爱痛斥不公,尤其厌恶那些谈论太平盛世之人的浅薄无知。
去完善
释义
1. 高翥:宋代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其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兼涉田园山水风光。
2. 自小:从小。
3. 在行伍:指从军。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4. 得官因用兵:意谓靠战争立功而得到官职。
5. 筹边:筹划边境防务。
6. 头发竖:形容振奋、激动的神情。
7. 入阵:进入战斗行列。
8. 骨毛轻:形容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9. 战马:作战用的马匹。
10. 惜如命:珍惜得如同性命一般。
11. 宝刀:珍贵的兵器。
12. 都:总;全部。
13. 有名:有名气。
14. 酒酣:喝酒喝得很畅快。
15. 嫌:不满意。
16. 客:客人。
17. 话升平:谈论太平盛世的事。这里表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将军李自小的英勇事迹。诗人通过细致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首联“自小在行伍,得官因用兵”概括了李将的出身与成就,表现了他从小就投身军旅,凭借战功获得官职的经历。
颔联“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则以夸张的修辞手法,突显了李将在战争中的英勇与无畏。面对边疆危机,他毫不畏惧;身陷敌阵,他仍能从容应对,表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和英雄气概。
颈联“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则进一步揭示了李将对战马的珍视和对宝刀的喜爱,充分展现了他在战场上的信物——战马与宝刀的重要性。马是他的忠实伙伴,刀则是他的得力助手,二者共同铸就了李将的英雄形象。
尾联“酒酣常骂坐,嫌客话升平”则描述了李将的酒德与人格。战争胜利后,李将常常醉酒后痛骂那些谈论和平的人,因为他深知战争的痛苦与残酷,也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这一方面表现出李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热切向往,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率真豪爽的性格。
整首诗通过对李将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勇敢、智慧、重情义且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武将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将》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五言诗。这首诗以李广将军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高翥正处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英勇的将领和士兵。高翥通过对李广将军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些英勇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关注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面临严重的外患压力,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迫使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翥作为一名诗人,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战争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