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赋
蜗角蝇头总是虚,何须留恋市朝居。
老于亲戚情当密,贫与公卿分合疏。
小涧草荒元种菊,故山尘满旧抄书。
几时归去重料理,啸月眠云得自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蜗牛角上和小蝇头上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没有必要在都市生活中流连忘返。随着年龄的增长,亲朋好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加深厚,而那些达官贵人的关系则会变得疏远。在山间的小溪旁,杂草丛生的原野上种满了菊花;而在故乡的山林里,灰尘堆积在古老的抄书上。什么时候能回去重新打理这些地方呢?或许在那里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明月、吹拂白云,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蜗角蝇头:形容事物渺小。这里指世俗功名如同蜗牛角上争夺、苍蝇头上计较,都是虚无的东西。
2. 市朝居:城市中繁华的生活。
3. 老于亲戚情当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亲人的感情应当更加深厚亲密。
4. 贫与公卿分合疏:不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与公卿们关系亲疏无别。
5. 小涧草荒元种菊:在山间的小溪旁种植菊花。
6. 故山尘满旧抄书:故乡的尘土覆盖了旧的抄书。
7. 啸月眠云:在月亮下长啸,在云朵中安眠。表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自赋》是高翥的一首表达自我追求的诗作。诗人以“蜗角蝇头”比喻世俗的名利,表现出他对于这类事物的鄙视和超脱的态度。他认为这些身外之物都是虚无的,没必要过于留恋繁华的生活。“老于亲戚情当密,贫与公卿分合疏。”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看法:随着年岁的增长,亲人之间的感情会越来越深;而贫穷与权贵的交往则会越来越疏远。这里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描述“小涧草荒元种菊”和“故山尘满旧抄书”的景象,传达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书本知识的热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早日过上“啸月眠云得自如”的逍遥生活。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独立个性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赋》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据其内容可知,这是他在某个人生阶段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总结。
在南宋时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民族矛盾尖锐。作为南宋文人,高翥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科举失利、仕进无门的困境。尽管生活中遭遇诸多磨难,但他始终坚守儒家信仰,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在《自赋》一诗中,高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通过自述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和抱负。他将自我比喻为翱翔于天际的大鹏,虽有翅翼,却不能腾飞,暗含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无奈。此外,他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自赋》的创作背景包含了高翥所处的时代、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时代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出了这首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自我剖析精神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