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枕

标题包含
客枕
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 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 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 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旅客在僧房休息安眠,白发苍苍的老者器宇轩昂。 世事变迁,今非昔比;心志依旧,青春常驻。 一场春雨滋润了一夜,五更时分又迎来拂晓清风。 梦中回忆往昔,忧愁尽在无言之中。
去完善
释义
《客枕》是高翥所作的一首描写离家在外、漂泊江湖的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客枕:指旅途中在外住宿时的枕头。 2. 眠:入睡,躺卧。 3. 僧舍:僧人的住处,这里指的是寺庙。 4. 巍然:形容高大、壮观的样子。 5. 鹤发:白发的意思,用来形容年老的人。 6. 事如前日异:指时过境迁,与过去的情形已有所不同。 7. 心:内心感受。 8. 少年:年轻时候。 9. 一夜送春雨:整夜都伴随着春天的细雨。 10.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这里指天将亮的时候。 11. 临:临近,靠近。 12. 晓风:拂晓时的微风。 13. 梦回:梦醒之时。 14. 思往事:回想过去的事情。 15. 愁:忧虑,悲伤的心情。 16. 不言中: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作者高翥对生活、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洞察。开篇两句“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勾勒出一个旅者在古庙里借宿的场景,强调了诗人漂泊的旅者身份以及时光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接下来两联则进一步拓展诗人的视野,揭示他内心的真实状态:“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意味着尽管岁月流转,世事沧桑,但诗人依然保有年轻时的激情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突出诗人与其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这亦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切关注。最后两句“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则转为抒写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心中的忧虑。这两句以含蓄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整首诗的主题更为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枕》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思念故乡的深切情感。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左右。 在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乱不断,许多人为了逃避战祸而背井离乡,四处漂泊。高翥作为一位民间诗人,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流离。他曾因科举失利而流浪江湖,历经磨难。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中,他深感游子思乡之情,从而创作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客枕》。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社会的动荡,许多家庭被迫分离,人们无法安居乐业。这使得思乡之情成为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情感主题。同时,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时代背景也为高翥创作《客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