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若早知道这树木花草如今已无主人照料,又何必劳烦陆游这样的伟大诗人为此立下纪念碑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翥:宋朝诗人。
2. 早知:早知道。
3. 花木:花草树木,这里指墓地周围的环境。
4. 无主:没有主人,这里指无人管理。
5. 不把:不放置。
6. 丰碑:高大的石碑,这里指墓碑。
7. 累:堆积,放置。
8. 放翁:陆游的字,他曾任放翁县令,这里是作者的自喻。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早知”开篇,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植物失去了主人的哀痛之情。通过“丰碑”一词形象地展示了那片曾经繁花似锦的花园和如今荒芜破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园荒废的惋惜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宋代诗人高翥的一首五言绝句,描述了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的心情和感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尤为活跃。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以诗歌抒发胸臆,表达他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高翥在这个时期的境遇。高翥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虽然不甚详实,但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窥见他的一些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在这首诗中,高翥以夏日傍晚为背景,表达了他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一些束缚,如形式主义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往往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综上所述,高翥的《句》这首五言绝句是在北宋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在这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