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
小楼终日脱冠巾,白发萧疎不受尘。
虽是客身犹足乐,苦无世累未为贫。
家书远寄凭游子,邸报频看念故人。
自叹此心清似水,为他闲事恼天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间小屋整日里抛开礼帽和头巾,雪白的头发稀疏而不受世俗纷扰。虽然我只是过客,但在这里也足够快乐,只是苦于没有世俗的牵累,并不算贫穷。远方家书的传递依靠游历四方的人,而新闻报纸则让人时常想念故人。我叹息自己的心灵清澈如泉水,却因他人的琐事烦恼了天然纯真的本性。
去完善
释义
1. 小楼:指诗人所居之楼。
2. 终日:整天,此处意指经常。
3. 脱冠巾:摘下帽子和头巾,表示休息的意思。
4. 萧疎:稀疏的样子,这里形容头发稀疏。
5. 受尘:沾染尘土,这里比喻世俗纷扰。
6. 虽:虽然。
7. 客身:离家在外的人。
8. 足乐:足够快乐。
9. 苦:动词,苦于。
10. 无:没有。
11. 世累:世俗的牵累。
12. 贫:贫穷,此处指不满足。
13. 家书:寄回家乡的信件。
14. 远寄:寄往远方。
15. 凭:凭借。
16.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17. 邸报:古代官方发布的报纸,用于通报朝廷政事。
18. 频看:多次阅读。
19. 念故人:思念老朋友。
20. 自叹:自己感叹。
21. 此心:我的内心。
22. 清似水:像水一样清澈。
23. 为:介词,被。
24. 他:其他。
25.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情。
26. 天真:天性,本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小楼》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的小楼生活,展现了其闲适自得、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描述诗人抛却世俗烦恼,终日隐于小楼之中,脱去官职,摆脱世俗的纷扰。“白发萧疎不受尘”,诗人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智慧,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人认为自己虽在异乡漂泊,但因为内心纯净无求,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而没有被世间繁琐所困扰,故曰:“苦无世累未为贫。”
接着,诗人提到频繁查看家书和邸报,流露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远离故乡,但诗人并未感到孤独,因为他内心清澈如水,对外界的纷扰保持淡定从容。最后两句“自叹此心清似水,为他闲事恼天真”,诗人感叹自己的心境如碧水般宁静,却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而感到困扰。这一句点明了诗人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但也无法完全消除对世事的关心和影响,从而体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楼》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著名的南宋与金国对立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政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这个时代涌现出来,他们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高翥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小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在高楼之上,面对窗外的风雨,感慨时光流逝,思念远方的亲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