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山散步

标题包含
秋山散步
乍晴沙路软于尘,新着芒鞋更可人。 谁道秋山不宜客,桂花多处胜行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晴的沙滩小路像尘土般柔软,穿着新买的草鞋走起来更加舒适。谁说秋天的山林不适合游客?满树的桂花开放比春天更美丽迷人。
去完善
释义
1. 乍晴:天气突然变得晴朗。 2. 沙路:沙滩上的道路。 3. 于尘:比尘土还柔软。 4. 新着:新穿上。 5. 芒鞋:用麦秸制成的鞋子,也指草鞋。 6. 可人:使人感到愉快。 7. 宜客:适合客人游玩。 8. 行春:游览春天的风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漫步山中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对晴天沙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行走其上的轻松愉快心情,而“新着芒鞋”则暗示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期待和兴奋。第三句提出了一个反问:谁说秋天的山不适合游客呢?这实际上是对前面观点的反驳,强调了秋天的山同样美丽动人。最后一句以桂花的盛开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认为秋天的景色甚至超过了春天。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山散步》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山林景色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7年前后,正值宋朝中期。 在这个时期,高翥作为一位宋代的文人墨客,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他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了独特的才情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这也得益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高翥通过《秋山散步》一诗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散步的形式,漫步在秋天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从他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秋天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