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
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
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
春韮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
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这老年潦倒之所,前面就是公路,后面是树林凹地.
最适合的是没有邻居,方便我放养牛羊在近郊.
春天时割下的韭菜比市场上的好吃,秋天时捕到的鲈鱼可以留着做下酒菜.
我的家谁说是难以找到的?看那树梢上到处都是喜鹊筑的巢.
去完善
释义
【投老】"投"意指放弃,“老”指的是作者自己的晚年生活。整句意思是表示作者老年时的生活环境。
【一把茅】即指简陋的茅屋,表达了作者的清贫生活。
【官路】指的是朝廷官员经过的道路,这里是指交通便利。
【林坳】树林环绕的低洼地区。
【鸡犬无邻舍】意味着附近没有其他的居民点,表达了作者隐居生活的清静。
【近郊】靠近城市的地方,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住所附近有适合放牧的地方。
【春韮】春天的韭菜,这句诗意味着作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秋鲈】秋天的鲈鱼,是秋天的一种美食,暗示了作者过的是一种田园生活。
【山肴】山中猎户捕捉到的野味,这也是自给自足的表现。
【吾庐】是作者对自己的家的称呼,也可以翻译成“我的房子”。
【古树排门】门口有一排古老的树木,描述了作者居住的景色。
【鹊巢】喜鹊筑的巢,这句是说古树的枝干上筑有喜鹊巢,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居住环境。
去完善
赏析
《投老》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田园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生活中远离尘世喧嚣,过上自给自足、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表明诗人到了老年才开始过上田园生活,居所前有宽阔的道路,后有葱郁的树林。这里的“一把茅”指代简陋的住宅,表达了诗人崇尚简朴生活的态度。
颔联“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描述了诗人所在的环境特征,没有邻居的干扰,鸡、狗等家禽可以自由活动;附近的近郊适宜放牧牛羊。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现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春韮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写的是诗人的生活饮食。春天时,诗人采摘新鲜的韭菜食用,这种食物胜过市场上的美味;秋天时,留着肥美的鲈鱼以供品尝,这些都是取自自然的美食。这两句诗句传达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尾联“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诗人以自己的茅屋为例,虽然看似难以找到,但门前古树上的喜鹊巢清晰可见,暗示自己的居所并不难寻。这一结尾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投老》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局势,国家政治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作为一个爱国文人,高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忧虑和无奈。他曾在地方任职,因坚持原则而遭贬谪,从此远离庙堂,漂泊江湖。
在晚年,高翥以投老的心态回望一生,写下这首《投老》。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他的忠诚爱国情怀。虽然岁月蹉跎,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