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静对

标题包含
静对
静对炉烟一缕霞,谢天成就澹生涯。 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甆瓶插郑花。 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 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宁静地对炉烟熏出的烟霞,感谢上天赋予我平静的生活。排列好瓦制的砚台临摹草书,整理好瓷瓶插上鲜花。不要询问家里没有太多储备,不要嫌弃世事纷繁如沙。三杯酒下肚就醉了醒来已经傍晚,躺着看春云送走夕阳西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静对:安静的面对。 2. 炉烟:炉火产生的烟雾。 3. 一缕霞:形容烟雾如同一条彩霞。 4. 谢天:感谢上天。 5. 成就:成全。 6. 澹:淡泊,不追求名利。 7. 生涯:生活。 8. 瓦砚:陶制的砚台。 9. 章草:草书的一种。 10. 瓷瓶:陶瓷花瓶。 11. 郑花:此处指春天的花朵。 12. 莫问:不要询问。 13. 家储:家中储存的东西。 14. 无担石:形容家里没有多少粮食。担石,一担的米或谷子。 15. 休嫌:不要责怪。 16.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17. 团沙:一团乱麻,比喻混乱的局面。 18. 三杯:喝了三杯酒。 19. 竟醉:醉酒后清醒过来。 20. 醒时晚:醒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21. 卧看:躺着观看。 22. 春云:春天的云彩。 23. 送日斜:夕阳西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宁静生活的古诗。诗人以炉烟、霞光为引子,表现自己淡泊名利的境界。接着描写了写字、插花等雅致之事,表明自己悠哉的生活态度。诗歌中传达出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而在最后一句“卧看春云送日斜”,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恬静生活中,静观时光流转的淡然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静对》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心境。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民间疾苦,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高翥在这段时间内的人生际遇。据史书记载,高翥在当时是一位较为知名的文人,他有着丰富的游历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获得功名。因此,他选择回归田园,过上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诗中表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情感。 最后,我们来看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兵的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却相对繁荣,许多文人在这个时期创作出了一批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静对》这首古诗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人生经历下创作的。它既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