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寺
地胜秋清人欲仙,倚阑时节月初圆。
不知寺在烟霞表,但觉身临星斗边。
宝墨旧归天上去,高名今向世间传。
登临莫作匆匆会,去后重来又几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景物优美如同仙境,时值月圆时分,倚靠栏杆眺望。
虽然不知寺庙位于烟雾云霞之中,只觉得自身仿佛站在满天繁星之间。
宝墨斋中书画本应归于天上,如今名声却流传于人间。
攀登至此不妨慢慢欣赏,下一次再访又要等待几年。
去完善
释义
《天章寺》高翥
1. 地胜:地理位置优美。
2. 倚阑:依着栏杆。
3. 宝墨:珍贵的墨宝。
4. 天上:指皇宫。
5. 高名:盛大的名声。
6. 登临:登山临水。
7. 莫作:不要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天章寺风光与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色和寺庙的仙境般的美景,表达了对天章寺的热爱与赞美。他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事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地胜秋清人欲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美丽的秋天里,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的感受;“倚阑时节月初圆”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中秋节的来临,使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不知寺在烟霞表,但觉身临星斗边"表现了天章寺那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景让诗人陶醉其中,感受到自己和星辰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
诗人以"宝墨旧归天上去"回顾了天章寺昔日的辉煌,如今虽然已不如昔,但其声誉仍流传于世。这种对照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就和社会认可的关注。而结尾的两句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首诗用词质朴,意境优美,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章寺》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绘寺庙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得以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诗人高翥。
高翥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然而,在人生道路上,他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仍然坚持创作诗歌,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这首诗中,高翥通过对天章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他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寺庙的景色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