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标题包含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自在嬉游徧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齿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故人尚有闲情不,相伴湖边举一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由自在地游玩遍访各地,从来没有辜负这独自的美丽春光。 醉倒在芬芳的草地上沉睡,笑着品味名花的清香四溢。 既然已经长久地担任了仙境中的使者,怎么能停止书写描绘风月的故事篇章呢? 亲爱的朋友啊,你是否还保有这样的悠闲心情呢?让我们一同在湖畔边尽情痛饮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宋正甫:即宋克(1327年-1387年),字克臣,浙江浦江人。元代诗人、画家,擅长楷书。 2. 黄行之:生平未详,当是宋克的好友。 3. 四方:指各地。 4. 孤负:错过,辜负。 5. 独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 6. 芳草:指春天的草。 7. 衣裳冷:指衣服被露水打湿而感到寒冷。 8. 名花:指珍贵的花朵。 9. 齿颊香:形容品尝名花的香味。 10. 烟霞令:指隐逸之士。 11. 久任:长期担任。 12. 风月:指风花雪月的美景。 13. 来章:指诗人的诗篇。 14. 湖边:指东湖边。 15. 举一觞:指喝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与友人相约出游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口吻描述了他们在湖边的聚会,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首联中,诗人提到自己在各地自由游玩,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这里的“自在”和“不曾孤负”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欣赏。 颔联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醉眠和笑嚼花朵的行为,展现了他们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虽然身处草地的寒冷和咀嚼花朵的短暂甜蜜可能都是一种短暂的愉悦,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诗意的人生态度。 颈联中,诗人将自己比作烟霞令,表示他与山水为伴,犹如任职于烟霞之地。这里他暗示了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诗人认为他们不应在风月和诗篇中断绝来往,体现了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尾联中,诗人向故人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也有闲暇时间,能一起相伴湖边,共同举杯畅饮。这里的“尚有闲情”意味着诗人希望与故人们共享这宁静的时光,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是宋代诗人高翥于清明节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960-1279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尤其是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在创作此诗时,高翥正值中年,他虽身处繁华的都市生活,却向往隐逸的田园风光。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自然和人生,把个人经历融入到诗歌之中,以表达他的内心情感。与好友相约清明节去东湖游玩,借这个机会暂时逃离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体现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