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隠墨纹。
笑撚白须传阵法,手摊黄纸说君恩。
中年主帅皆为鬼,晚岁虞兵见领军。
每劝儿孙学刀箭,解衣教看旧瘢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整日低垂着头坐在门前,双臂上苍龙的纹身若隐若现。
笑着捻着白胡子传授兵法,手上摊开黄纸讲述君王恩情。
中年时为主帅而英魂长存,晚年时领兵打仗尽显风度。
常常劝说儿孙学习刀箭之术,脱下衣服展示过去的伤疤以教后人。
去完善
释义
1. "垂头":低头,形容年老的形象。
2. "当门":在门前,指老将坐的地方。
3. "两臂苍龙":比喻武将的威武之姿,这里指的是老将的手臂上有龙的纹身。
4. "墨纹":黑色的纹身。
5. "笑撚":微笑地捻着,这里是老将的动作描写。
6. "白须":白色的胡须,表现老将对年龄的象征。
7. "传阵法":传授战斗策略和方法。
8. "手摊":手里拿着,这里是老将展示给别人的动作。
9. "黄纸":古代军事文书常用黄色纸张,这里是象征军事指挥权。
10. "君恩":皇帝的恩典,这里指的是皇帝赐予的军事指挥权力。
11. "中年主帅皆为鬼":这里可能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战死沙场的将士的痛惜。
12. "晚岁虞兵见领军":晚年时期,重新被任命为军队的统帅。
13. "每劝儿孙学刀箭":经常劝说子孙学习武艺,准备报效国家。
14. "解衣教看旧瘢痕":脱下衣服,让儿孙们看他身上曾经的伤疤,激励他们学习武艺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的形象,通过一系列细节展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首句“垂头终日坐当门”描述了这位老将军的状态,表现出他曾经威风凛凛、驰骋疆场的形象如今已经有些许衰老的迹象。然而,诗人紧接着以“两臂苍龙隠墨纹”来形容这位老将军手臂上苍劲有力的肌肉纹理,展示了他虽年事已高但仍充满力量的躯体。
接下来的两句诗分别描绘了老将军传授军事战术和宣扬君主恩情时的形象。“笑撚白须传阵法,手摊黄纸说君恩。”他以诙谐的姿态捻着雪白的胡须向他人传授战斗技巧,一边用手指拨开黄色纸张,谈论着君主对他的恩情。这里表现了老将军的自信和感激之情,同时显现出他在军事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尚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表达了老将军对自己中年和晚年时期职业生涯的回忆与反思。“中年主帅皆为鬼,晚岁虞兵见领军。”诗人以“鬼”为喻来表达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老将军在晚年依然肩负着领导军队的重任,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两句诗“每劝儿孙学刀箭,解衣教看旧瘢痕。”揭示了老将军深切的家国情怀,他深知自己无法永远陪伴家人,便用心教育子孙后代掌握武艺,希望子孙能够继承自己的意志,保卫家园,建功立业。这句诗表达出老将军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个人的智慧和勇毅,更有代代相传的忠诚与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将》是南宋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金兵入侵、山河破碎的危亡之际。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高翥作为一名文人和爱国者,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遂以诗歌为武器,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南宋时期,高翥的人生际遇可谓坎坷多舛。他曾一度沦落江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坚持用诗歌来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在南宋时期,时代背景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金兵入侵,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百姓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翥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责任重大,决心用自己的诗歌作品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老将》这首五言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高翥的人生际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等方面加以了解。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