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招社友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且趁酴醾对醽醁,共来相与一伸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面庞坚强如同钢铁,两鬓白发细如丝线,依然保持粗犷豪迈的风采。喜爱饮酒,不惜醉倒三天的豪情;观赏花儿绽放,欣然赋诗赞颂春天的美好。人生在世,谁能预料未来是否会荣华富贵?至于死后的声名如何,我也不去知晓。就让我们趁着美好的时光,一边品味美酒,一边赏花作诗,共同享受这舒展眉头、愉悦心情的时刻吧。
去完善
释义
1. 清明日:清明节的当天。
2. 招社友:邀请朋友一起参加社团活动。
3. 面皮如铁鬓如丝:形容作者虽然年纪已老,但精神仍然矍铄。面皮如铁,形容皮肤坚硬;鬓如丝,指头发稀疏。
4. 依旧粗豪似向时:依然像过去一样豪放不羁。
5. 嗜酒更拚三日醉:非常喜欢喝酒,甚至可以连续三天沉醉其中。
6. 看花因费一春诗:欣赏花朵的美丽需要花费一整春的时间来写诗赞美。
7. 生前富贵谁能必:生前能否享有荣华富贵,这是无法确定的。
8. 身后声名我不知:死后名垂青史这种事,我自己也无法知道。
9. 且趁酴醾对醽醁:暂且趁着盛开的酴醾花开,品尝美酒醽醁。
10. 共来相与一伸眉:一起来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舒展眉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招社友的场景。首句“面皮如铁鬓如丝”通过对外貌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坚韧的性格和丰富的阅历。接下来的“依旧粗豪似向时”传达出诗人一贯的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而“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并赞美生活:饮酒、赏花,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下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生死对比来反映人生无常:“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诗人思考着生命在世的短暂与虚幻,以及死后的名声对于生者的影响。最后两句“且趁酴醾对醽醁,共来相与一伸眉”则表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日招社友》是宋代诗人高翥的一首描绘清明节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大约是在北宋中期。
在北宋时期,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游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高翥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对清明节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这首诗歌。
高翥在这一时期的生谪并未见诸史册,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热爱生活、关心民生的心态。在他的诗中,他经常描绘自然风光、民间习俗等内容,表现出对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关切。此外,高翥还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好,通过诗词唱和、诗酒会友等方式,互相交流、切磋技艺,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这使得高翥等诗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思想观念,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这些时代背景都为高翥创作《清明日招社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