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县秋日
古井梧桐老,平田䆉䅉收。
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
干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
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井边的梧桐树已经变老,平整的土地上收获着庄稼。
鸡和猪在百里的乡村中显得尤为可爱,砧板和杵声成为了秋天的象征。
喜鹊在枝头鸣叫催促着归家的心情,寒蝉嘶鸣提醒着客人思家的忧愁。
举杯时回忆着霜降时的螃蟹,傍晚时分停泊在河岸边的船儿。
去完善
释义
《富阳县秋日》高翥
1. 古井:古老的井。
2.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象征秋天。
3. 老:指梧桐树龄较长。
4. 平田:平坦的田地。
5. 䆉䅉:一种禾本科植物,意为“稗子”。
6. 鸡豚:鸡和猪,泛指农家饲养的家禽家畜。
7. 百里社:指周边的乡村。
8. 砧杵:捣衣用的石头和棒槌,这里借指秋季劳作的场景。
9. 十分:满分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美好。
10. 干鹊:喜鹊的一种,传说是报喜的鸟类。
11. 归兴:回家的心情或愿望。
12. 寒蝉:秋天的鸣虫,叫声凄切,常用来表达秋天的哀伤之情。
13. 唤客愁:呼唤起游子的乡愁。
14. 衔杯:端着酒杯。
15. 忆霜蟹:回忆起秋天食蟹的美味。
16. 沙尾:沙滩的一端。
17. 停舟:停泊船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富阳乡村的景象和农事活动,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诗中的“古井梧桐老”描绘出乡村的古井边,古老的梧桐树显得沧桑而肃穆,这既是环境的写照,也是岁月的痕迹。"平田䆉稏收"则描绘了农田里的庄稼已经成熟,农民们正在收割的情景。接下来“鸡豚百里社,砧杵十分秋”两句则是以乡村的丰收节庆和妇女们在河边捣衣的场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喜悦。
然而,在这种繁忙而喜悦的场景中,诗人却生出了乡愁之感。这是由于“干鹊催归兴,寒蝉唤客愁”两句所表达的情绪。干鹊是古人认为可以传达信息的鸟类,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归心已动;寒蝉则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是诗人心情萧瑟的象征。
最后两句“衔杯忆霜蟹,沙尾暮停舟”中,诗人通过回忆霜后螃蟹的美味来强化他的乡愁。这种美味的螃蟹在远方的家乡才能品尝到,而诗人此刻却只能在异乡的河岸停舟,夕阳下远眺家乡的方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环境、动植物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乡村图景,并通过各种手法传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富阳县秋日》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时期(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高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可能正在富阳地区旅行,欣赏当地的秋日风光。富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四季分明,秋季时分更是美景如画。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诗人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体验,从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这首《富阳县秋日》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