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述怀
年年客里过佳期,时节难逢莫皱眉。
酒量且为重九尽,杯行不必再三辞。
登高兴懒诗仍赋,怀古情深泪自垂。
纵使西风落乌帽,黄花犹恋鬓边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年在旅途中度过佳节时,难以遇到好时光就不要皱眉烦恼了。
让我们为重阳节的酒宴举杯庆祝,不必多次推辞。
虽然心情轻松却仍在写诗,怀想古代的事心情激动不禁流下眼泪。
即使西风把帽子吹落在地,也要眷恋着鬓角的菊花。
去完善
释义
1.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2. 登高兴懒:登高产生的情绪使作者感到慵懒。
3. 怀古情深:对古代事物怀念的情感深重。
去完善
赏析
《重阳述怀》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景并抒发诗人情感的诗词。高翥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作品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营造上富有韵味。
首先,诗人通过“年年客里过佳期”开篇点题,描述了每逢佳节仍然身处他乡的境遇,强调了异乡游子的思念之情。同时,“时节难逢莫皱眉”表达了诗人达观的心态,即使环境困苦,也要保持乐观的心境。
紧接着,诗人在下句中引用重阳节饮酒的习俗,以“酒量且为重九尽”表示珍惜这个节日时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而“杯行不必再三辞”则进一步渲染了欢度佳节的氛围。
随后,诗人描述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以“登高兴懒诗仍赋”体现了诗人在节日中的慵懒状态。而“怀古情深泪自垂”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人情怀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之心。
最后,诗人以“纵使西风落乌帽,黄花犹恋鬓边丝”作结,通过西风、乌帽等物象,表达了岁月流逝、韶华易逝的感慨。而“黄花犹恋鬓边丝”更突显了诗人的思绪沉浸在过去美好时光之中,体现了诗人浓厚的乡愁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总的来说,高翥的《重阳述怀》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的气氛,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凸显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述怀》是宋代诗人高翥在重阳节这天创作的一首表达怀才不遇和忧国忧民情感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8年,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而诗人高翥在这时遭遇个人命运的波折,他虽有才华却未能受到重用,因此深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望远之际,他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句之中,借以抒发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其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视野使这首诗成为了宋代诗歌中的佳作,流传后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