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行即事

标题包含
山行即事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翥(1238-1305),字九万,号菊涧,浙江余姚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诗人。 高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乘着竹篮小车在天刚亮时进入山间人家,独木桥低矮而小路倾斜。在房屋角落悬挂满了牛蒡菜,篱笆根部盛开着马兰花。主人大笑着先行呼唤酒食,劝客人喝完三杯酒后便将茶水奉上。我已多年没有享受过这样的乐趣了,实在可惜长久生活在繁华的京城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类似于今天的轿子或竹轿。 2. 山家:山村人家。 3. 独木桥:用一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桥梁。 4. 小径斜: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5. 牛蒡菜:一种草本植物,叶可食用。 6. 马兰花:一种蓝色的小花,常见于田野和村边。 7. 当:当作,把……当做。 8. 京华:京城,这里指首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清晨进山为契机,展现了山中居民简朴的生活情景。诗人眼中的山景、田野、农家、牛蒡菜和马兰花的美丽景象与诗人的生活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京城的厌倦之情。诗中的“篮舆”、“独木桥”、“牛蒡菜”和“马兰花”等意象生动形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又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诉求。主人热情款待的诗酒情谊更是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意境优美,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行即事》是南宋诗人高翥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是金兵南下、战乱频繁的时期。高翥一生未仕,以布衣终老,但他在诗歌创作上却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受人们喜爱。 在《山行即事》这首诗歌中,高翥描绘了一幅深山行旅的画面。他通过对山行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的威胁,人们的生活变得困苦不堪,而高翥作为一个布衣诗人,更是深刻体会到了民众的疾苦。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 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战乱的冲击,民间文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投身于诗歌创作,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生活的热爱。高翥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南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