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阮籍醉眠酒家图

标题包含
阮籍醉眠酒家图
少妇当垆应怪人,陶陶一觉了残更。 无情不作如花想,梦见醉乡生月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轻女子在酒店柜台忙碌时,应该会奇怪为何总有人来拜访;沉醉于美梦中,不知不觉地度过漫漫长夜。无情之人也会想象自己如同花朵一样美丽,在梦境中的醉意中,月光仿佛也在为他们而闪耀。
去完善
释义
1.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与嵇康等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一生饮酒不羁,经常醉酒之后在街头巷尾高卧不醒。 2. 酒家:卖酒的店铺。 3. 当垆:指守着柜台,这里借指卖酒的女主人。垆,放酒坛的土墩子。 4. 怪人:对阮籍这样的醉鬼的戏称。 5. 陶陶:即陶醉、沉湎于酒色的状态。 6. 了残更:过完了夜里的最后一更,泛指夜深之时。 7. 无情不作如花想:形容女主人公想象力丰富,把阮籍想象成美丽的鲜花。
去完善
赏析
《阮籍醉眠酒家图》是一幅描绘阮籍饮酒醉眠的图画。诗人通过这幅画表达了自己对阮籍醉酒生活的理解。首句“少妇当垆应怪人”描绘了画面中的场景:一位年轻的妇女正在经营着一家小酒馆,而阮籍则醉卧在酒馆里。这里的“怪人”指的就是阮籍,因为他在世人眼中是一个行为怪异的人。接下来的两句“陶陶一觉了残更,无情不作如花想”则是描述阮籍醉酒后的状态。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甚至连自己是否还活着都无所谓。最后一句“梦见醉乡生月明”则是对阮籍内心世界的揭示:在酒精的麻醉下,他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好的梦境,那里充满了月光和欢乐。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展现了阮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酒的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籍醉眠酒家图》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一首描绘阮籍生平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124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宋元交替之际,社会动荡,民生疾苦。 在诗中,郑思肖通过对阮籍醉眠酒家的描绘,展示了阮籍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源于阮籍在魏晋时期的特殊人生际遇。他身处政治漩涡之中,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畏强权,不受名利诱惑,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在这个时期,宋朝面临着蒙古的侵略,国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思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阮籍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人性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