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坚大师
蜀山越峤倦跻攀,拄杖经年挂壁间。
驹隙光中惊迅速,龙泉山里占清闲。
但存宝藏明珠在,不管石头行路难。
香冷磬残经卷了,倚栏静数暮鸦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蜀山和越峤之间疲惫地攀登,将手杖挂在墙上已有一年的时间。
在时光飞逝中感叹时间过得如此快,而我在龙泉山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只要还有珍贵的宝藏——那明亮的珍珠存在,我就会无视路途上的艰难困苦。
当我完成我的诵经、焚香的仪式后,我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数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去完善
释义
1. 蜀山:指四川境内的山地,这里用以泛指边远山区。
2. 越峤:指广东、广西一带的山岭。
3. 跻攀:攀登。
4. 拄杖:支撑身体行走的拐杖。
5. 驹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马过隙一样。
6.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龙泉县境内的一座山。
7. 但存:只要保存着。
8. 宝藏:珍藏的宝物。
9. 明珠:珍贵的宝石。
10. 不管:不理会。
11. 石头:用来形容道路崎岖难行。
12. 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
13. 香冷磬残:形容寺庙里的香火和钟声渐渐消失。
14. 经卷了:指诵经的过程结束。
15. 倚栏:靠着栏杆。
16. 静数:静静地计算。
17. 暮鸦:黄昏时分归巢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诗人陶梦桂通过描绘其倦于攀登山岭,以表达其对世俗功名利禄的厌恶和超脱之情。第一句“蜀山越峤倦跻攀”展示了作者离群索静的生活态度,他放弃了名利的追求,选择了静寂的山林生活。第二句“拄杖经年挂壁间”说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孤独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驹隙光中惊迅速,龙泉山里占清闲” 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和龙泉山的幽静之美。诗人借助“驹隙”这一成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惊心体验。而后半句则表现了龙泉山的静谧与清幽,使其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
第五、六句“但存宝藏明珠在,不管石头行路难”揭示了作者的价值观:保持自身的纯净和人格的高尚比任何困难都重要。
最后两句“香冷磬残经卷了,倚栏静数暮鸦还”描绘了一幅画面:暮色苍茫,磬声已止,经书也已读完,诗人独自倚栏,静静地数着归巢的乌鸦。这是诗人享受内心宁静的时刻,是其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充满了恬淡宁和的气息,展现了诗人陶梦桂超然物外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坚大师》是唐代诗人陶梦桂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755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社会繁荣但政治危机日益严重,民生疾苦逐渐加剧。
陶梦桂自幼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但因出身寒微而未能跻身官场。他一生漂泊不定,游历四方,以诗歌抒发自己的壮志未酬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在此过程中,他与坚大师成为知己,共同探讨佛学和人生哲学,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陶梦桂正在洛阳一带游历,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和国家动荡的局面,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他对坚大师表达了希望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同时也表露了自己无力改变现实境遇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