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标题包含
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山东巨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禹偁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让金钱在池塘里肆意挥霍,有几株桃树在阳光下显得无精打采。它们努力争抢阳光的温暖,却不如桃李那样引人注目;独自承受寒冷和冰雪,显得有些疲惫。有谁怜惜这些傍晚时分还盛开的花朵?又有谁在孤独中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呢?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隐居的日子,不如采集一些花瓣,共同品味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狼藉:形容花草散乱不整的样子。 2. 金钱:指菊花的圆形花瓣。 3. 撒野塘:描述菊花开满田野的景象。 4. 无力:此处形容菊花在斜阳照射下的姿态。 5. 争偷暖律:春天来临时的气候逐渐温暖,此处以"暖律"比喻春天的到来。 6. 独亚寒枝:指菊花生长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开花的特质。 7. 雪霜:指冬天的雪花与白霜。 8. 晚芳:意指冬季盛开的菊花。 9. 陶彭泽:陶渊明,东晋诗人,有“采菊东篱下”的名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诗人独自在山野间寻觅菊花的情景。首先通过“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展现了菊花在冰雪覆盖后的景象,满地的落叶犹如散落的金钱,那些稀疏的菊花则显得有些疲惫地倚靠在夕阳下。接下来,“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之情,虽然桃花和李花在温暖的季节竞相开放,而菊花却在寒冷的冬天里独自绽放,承受着风霜雨雪的考验。 紧接着,“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菊花的深深怜爱,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又有谁会像我一样去欣赏这晚开的菊花呢?只有那孤独而又艳丽的花朵散发着沁人的芳香。最后,“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表达了诗人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过着隐逸生活的向往,于是诗人决定摘下这朵菊花,一边品味它的芳香,一边寄托自己的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盛感而赋诗》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990年左右,也就是宋太宗至道年间。 在这个时期,王禹偁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并不得意。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来虽然被召回朝廷,但依然受到其他权臣的排挤。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北宋王朝正处在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步发展的阶段。然而,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官场腐败现象严重,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王禹偁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