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窦车骑故城
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
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堤坝和古城墙已经历经千年的风霜,这里曾是声名远播的文人墨客汇聚之地。如今,他们的后代们来到这座古墓前祭拜,感叹自己无法像先贤那样留下传世之作。
去完善
释义
《经窦车骑故城》是唐代诗人窦巩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窦车骑:指东汉名将窦融,官至大司空,封为车骑将军,驻守敦煌。
2. 古堞:古代城堡的城墙。
3. 欲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4. 名振图书剑在泉:意指窦融的名声威震四方,但他的宝剑却静静地躺在泉下。
5. 诸孙:指窦融的后代子孙。
6. 拜坟树:指祭拜先祖的坟墓。
7. 愧无文字续燕然:意为作者身为窦融的后裔,未能继承其军事才能,感到很惭愧。燕然,山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这里用燕然山暗指窦融的军事功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经窦车骑故城》中,诗人窦巩通过对千年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他提到自己无法像先贤那样留下不朽的文字,感到有些遗憾。这首诗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窦车骑故城》是唐代诗人窦巩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这个时期,窦巩正值中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宦海沉浮,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侍御史等官职,但因直言敢谏,多次遭到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历史的沧桑有着深刻的体会。
窦巩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窦巩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经窦车骑故城》这首诗中,窦巩以窦车骑的故城为切入点,回顾了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古讽今,警示世人要关注国家的兴亡,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