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关)

标题包含
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关)
住处记曾游,十年重到。罨画湖山最春早。红梅几树,一夜东风开了。矮松脩竹外,依然好。 玉色醺酣,香团娇小。消得金尊共倾倒。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徊徊疏影里、花应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十年后再度探访。那里是色彩斑斓的山水之间,春天来得最早。几株梅花,一夜之间在东风中盛开。在那一片矮松和修长翠竹的外侧,一切还是那么美好如初。 玉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显得微醺,花香四溢,团簇娇小。值得金杯共同倾倒,品味这无尽的风味。而我这个从前在此流连的人儿,如今已渐渐老去。在摇曳的花影之中,或许花儿也在笑我的沧桑变化。
去完善
释义
1. 罨画湖山:指美丽的山水画般的自然景色。 2. 玉色:这里指梅花的颜色。 3. 香团:指梅花的花团。 4. 金尊:指酒杯。 5. 倾倒:形容尽情饮酒的情景。 6. 何郎: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以爱梅著称。 7. 疏影:指梅花的稀疏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于山园之中,欣赏盛开的梅花的美景。开头两句“住处记曾游,十年重到”抒发了故地重游的感慨,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紧接着,作者用“罨画湖山最春早”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这里的湖水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而山上则是一片春光烂漫的景象。 接下来,作者详细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景象:“红梅几树,一夜东风开了。矮松脩竹外,依然好。”这几句词描绘出梅花的美丽和生机,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迅速绽放,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周围的松树和竹子也显得苍翠欲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上阕描绘了美好的自然风光,而下阕则转向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时光的感慨。作者先是用“玉色醺酣,香团娇小”来形容梅花的美丽和香气,然后感慨道:“消得金尊共倾倒。”这意味着,面对如此美景,唯有举杯痛饮才能表达心中的喜悦。 最后两句“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徊徊疏影里、花应笑。”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无奈。虽然他的心境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仍然能够从梅花的美妙身姿中获得安慰。因此,他认为那些花儿应该会嘲笑他的衰老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关)》是南宋词人张侃在元宵佳节后的两天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在与友人彦敬郎中一起于洪宣慰的山园红梅下饮酒时得到的灵感。 当时,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长期饱受战争离乱之苦,文人墨客心忧国家兴亡。正值元夕过后,繁华落尽的余绪仍在人们心中萦绕,而眼前的烂漫梅花又为这黯然神伤的日子增添了几分生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词人以“感皇恩”为题,既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感慨,也流露出内心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