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谭师弹琴

标题包含
听谭师弹琴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 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 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 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蒙。 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 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 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 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 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囘波舟。 恍惚浮云卷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 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 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 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 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 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你不能在百米宽的河流中斩断竹子,却能让秋风的声音瞬间涌入。 巨大的鱼儿在跳跃时仿佛击碎了无数珍珠,白色的波浪翻滚如同漂浮的宝玉。 你又不能在多景楼上演奏鸿雁高飞曲,哀悼的音符仿佛沧浪的风声即将断绝。 船夫们逡巡不前,江妃走出舱外,烟雾弥漫。 不知道哪里找到这把熏风琴,宛如卧龙一般深沉而雄壮。 可能是来自峄山的山顶,那里是万年不老的寒冷之根。 道人用双手揭开天机,其中隐藏了无尽的奥妙,无人能懂。 风雨飘摇,时而疾行,时而缓慢。雨过天晴后,丝线般的雨滴在空中飘荡。 那些想要捕鱼的鸥鸟,忽然间的前前后后,波折起伏。 天空中的浮云好像被席卷而去,星星点点如流星坠落。 人世间的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更何况这把并非天生的乐器? 琴不出手,没有声音;袖手不抚,琴也不会发出声响。 这把琴和这只手都没有任何联系,试问你的广陵散和贺若平从哪里来? 王子的琴有谁还在传承?它既没有徽位,也没有琴弦。 如果有人能理解它的美妙,那并非是耳朵所能听到的。为你尝试演奏这首无手的曲子。
去完善
释义
1. 百步洪:位于江苏丰县大沙河支流胡楼河下游的一段,全长约15公里,两岸洪沟密集,河道宽广,相传苏轼曾在此地创作《百步洪二首》。此处指代水边的广阔环境。 2. 多景楼: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是古代长江下游的一处著名景点。此处也用来指代观景的高处。 3. 元龙:即元龙草,别名席草、甜根草等,一种草本植物,茎长而直,呈绿色,可用于编制凉席等。这里以元龙比喻谭师的琴。 4. 峄山:又称邹山,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城东南,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之一,孔子曾多次登临,并留有《论语·子罕篇》记载。 5. 风颠雨急:形容风雨交加、天气恶劣的情境。 6. 忽然无端生灭,指天气骤变的情况。 7. 广陵:今江苏扬州。 8. 贺若:唐代音乐家贺若弼,曾任太乐令,善弹琴,与琴曲《广陵散》有关。 9. 无徽无轸:指没有琴徽和琴轸的琴。 10. 无手弹:指没有实体的弹琴方式,意指心灵的弹奏。
去完善
赏析
王质这首《听谭师弹琴》把听众带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百步洪中的巨鱼、多景楼上的飞鸿、江妃出听的烟溟蒙,以及永不凋谢的寒根琴,都让人印象深刻。诗人在描述这些画面时,巧妙地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此外,诗人还通过琴声表达了他对世间万法的感悟,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变化无常。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质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谭师弹琴》是南宋诗人王质创作的一首描绘音乐美感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王质正身处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那里结识了谭师,一位擅长演奏琴艺的艺人。王质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敏感使他对谭师的琴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写下了这首赞美琴艺的诗。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国侵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虽然政局不稳定,但南宋的文化艺术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和艺术家都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王质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