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友续辞 慈菰
我取友兮得慈菰,秋水才没藏莎余。
并州剪刀聊藉姑,剪得闲花闲子疎。
燕摇尾,龙掀须,所思兮可与娱,秋波索索秋声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结交了有德之友如同得到了珍贵的宝贝,他们在我的生活中就像是被秋水覆盖下的沙地里的宝藏。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我来说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帮我剪除了生活中的繁琐和困难。我们一起享受着彼此陪伴的快乐时光,就如同燕子和龙的相伴。我所思念的人啊,能与你一起度过这些快乐时光,是我最幸福的事情。然而在这美好的秋天里,我却感到孤独,因为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渴望和期待。
去完善
释义
1. "水友":源自王质的诗作《水友篇》,水代表纯洁、坚定的品质,友人则指朋友,这里借以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2. "慈菰":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寓意纯洁、坚定的品质,是诗人用来象征其友人的形象。
3. "秋水":秋天的水面,这里指的是水边的美景。
4. "藏莎":"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湿地、溪边等,"藏莎"描述的是植物生长在水边的美妙景象。
5. "并州剪刀":古代并州的剪刀质量非常好,这里用来形容剪刀的锋利度。
6. "藉姑":在古代习俗中,女子出嫁时要将头发剪短以示贞洁,这里的"藉姑"是指用剪刀剪去女子的长发。
7. "剪得闲花闲子疎":此句意思是,剪去多余的枝条,使花卉更加美丽,同时也可以防止植株过于密集,有利于空气流通,使其茁壮成长。
8. "燕摇尾":燕子在飞翔时尾巴会摇摆,这里的"燕摇尾"是诗人描绘燕子的动态美。
9. "龙掀须":龙在传说中是祥瑞的神物,这里的"龙掀须"是诗人借用龙的威仪来形容其友人的不凡气质。
10. "秋波索索":"秋波"原指秋天的大雁,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美景,"索索"是象声词,形容风吹过草木的声音。
11. "秋声孤":这句是说秋天的声音显得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
去完善
赏析
《水友续辞·慈菰》是南宋诗人王质创作的一首描绘友情与乡思的诗作。诗中,作者以“慈菰”作为朋友之间的象征,表达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感情深厚。同时,通过对秋水、剪刀、闲花等事物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联“我取友兮得慈菰,秋水才没藏莎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其中,“慈菰”是一种具有友谊象征的植物,作者以此来形容他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秋水才没藏莎余”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颔联“并州剪刀聊藉姑,剪得闲花闲子疎。”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并州剪刀”代指故乡,“藉姑”则是用来修饰故乡的形象。而“剪得闲花闲子疎”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剪花时的心情,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燕摇尾,龙掀须,所思兮可与娱。”以燕子和龙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其中,“燕摇尾”象征着作者的朋友,而“龙掀须”则代表作者自己对友情的渴望。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对彼此的美好回忆。
尾联“秋波索索秋声孤。”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之感。其中,“秋波索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哀愁。而“秋声孤”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秋水、慈菰、剪刀、闲花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情感上,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乡思的哀愁,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友续辞 慈菰》是南宋诗人王质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个时期,南宋政治腐化,社会矛盾激化,外患严重,战乱频仍。
王质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农村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在庆元年间,王质由于人生际遇的变化,一度离开官场,回到家乡,过上了田园生活。这段时期,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水友续辞 慈菰》这首诗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以慈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描述田园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这首诗充分展示了王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素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