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路途遥远,无法送达,只能不断增加叹息之声,为何要让忧愁占据心灵,使人感到这般惋惜呢?
去完善
释义
锦绣段:色彩斑斓的丝绸布料;青玉案:用青色玉石制作的桌子或托盘。
去完善
赏析
《四愁诗》通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不同场景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每一节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模式——先是表明思念的对象所在之地及其难以到达的原因,接着描述自己因思念而产生的悲伤情绪,然后提到美人赠送的礼物及自己想要回赠的心意,最后则是感叹路途遥远无法实现心愿所带来的忧愁。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和丰富想象,成功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哀伤的艺术氛围。此外,“美人”这一形象不仅代表着具体的人物,也可能象征着某种高尚的理想或者追求的目标,从而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汉时期,张衡身处顺帝永和年间,当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作为一位有识之士,他深感报国无门的苦闷。这首《四愁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借思慕美人而不可得,来隐喻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却受阻的惆怅。诗中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名山大川为背景,抒发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士人忧国忧民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