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悉民屏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熊熊烈火燃烧着,草丛中的昆虫发出鸣叫声。寒潮降临之时,草木皆凋零。秋天已来临,时间正在前进。思念那美丽的人儿,仿佛能听到她远离尘嚣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火流:这里指夏季炎热的气候已经消退,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2. 草虫:指昆虫,如蟋蟀等。 3. 繁霜:严霜。 4. 零:凋零。 5. 为期:约定时间。 6. 已征:已经来临。 7. 思美人:这里的“美人”指的是君王。诗人以美人为象征,表达对君王深深的思念之情。 8. 悉民屏营:百姓屏息静立,表示对君王的敬仰和期待。
去完善
赏析
《叹》张衡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烈火燃烧、草虫鸣叫、繁霜降临、草木凋零。诗人以这些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同时以“秋为期兮时已征”点明了秋天即将离去,时光飞逝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美人”,盼望能与她共度这美好的时光。这种情感与结尾的“思美人兮悉民屏营”相照应,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哀愁和深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叹》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张衡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是在公元100年左右创作的,当时张衡已经是一位在朝廷任职多年的官员,历经了宦海浮沉、世事沧桑。在这首诗中,他以深沉的笔触抒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公元100年左右的东汉时期,国家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作为一位有远见和良知的文人,张衡目睹了这一切,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同时也对自己无力改变现实而感到无奈。 此外,张衡在诗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战乱频繁、百姓疾苦等。这些内容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成为东汉时期文人的代表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