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东湖先生 其一
真病药无功,精魂夺鬼工。
百年终有尽,诸相等成空。
圆满缺陷世,逍遥兜率宫。
一池沤水意,分付蓼花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真正的病症,药物往往难以见效;精神的力量,却能达到神奇的效果。
人的寿命终究有限,一切都是无常。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追求完美却也意识到缺憾;只有解脱烦恼的菩萨们,才能在天堂般的极乐世界中逍遥自在。
这就像是池塘中的一滩水泡,随风飘散,最后消失无踪。
去完善
释义
《挽陈东湖先生 其一》是清朝诗人张衡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挽:悼念。
2. 陈东湖:人名,生平不详。
3. 真病药无功:这里的“真病”指真正的人生病苦,如生死病痛等。药无功,即使服用良药也无法起效。这里表示人生痛苦无法用药物解决。
4. 精魂夺鬼工:这里的“精魂”指人的精神灵魂。鬼工,形容技艺高超,如同鬼神之作。这句话意味着人的精神力量可以超越生老病死,达到超凡的境界。
5. 百年终有尽:人的一生总有尽头。
6. 诸相等成空:诸相,指世间万物;成空,指一切终将消失。这句话意味着世间万物终究会归于虚无。
7. 圆满缺陷世:这个世界既有圆满也有缺陷。
8. 逍遥兜率宫:逍遥,自由自在的状态;兜率宫,佛教术语,指的是天宫。这句话意味着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脱。
9. 一池沤水意: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池塘中的水泡一样容易破碎。
10. 分付蓼花风:分付,交给;蓼花风,指风吹过的蓼花。这句话意味着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交付给自然。
去完善
赏析
《挽陈东湖先生 其一》张衡这首诗歌表达了对逝去友人深沉的哀悼之情。首联“真病药无功,精魂夺鬼工”,以“真病”和“精魂”对比,表明了虽然药物治疗无效,但友人的精神仍然存活在人们心中,如鬼斧神工般令人敬仰。颔联“百年终有尽,诸相等成空”,则揭示了生命终将走向终结,世间万物皆会化为乌有的事实。颈联“圆满缺陷世,逍遥兜率宫”,用“圆满”与“缺陷”相对,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死时的心态变化,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灵魂升入天堂的美好祝愿。尾联“一池沤水意,分付蓼花风”,以池塘水泡和蓼花的意象收尾,寓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生命的延续,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陈东湖先生 其一》是清代诗人张衡为悼念好友陈东湖所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末期,即公元1851年至1911年之间。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内外矛盾激化,清政府逐渐走向衰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在如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张衡作为一个文人,面对时代的巨变,深感忧虑。他与陈东湖先生相交甚厚,共同经历了这段动荡岁月。陈东湖先生作为一位文人雅士,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们曾在诗文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的理想并未实现,陈东湖先生也不幸去世。
为了表达对陈东湖先生的哀思和怀念,张衡写下了这首《挽陈东湖先生 其一》。在这首诗中,他回顾了与陈东湖先生共度的美好时光,感慨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哀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