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其三
横一丈,竖一丈。
文殊维摩,隔壁抓痒。
尽大地人,不钓自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智慧第一。
2. 维摩:维摩诘居士,为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一位在家信徒,是佛教艺术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在家修行者的典范。
3. 隔壁抓痒:这句形象地描绘了文殊与维摩两位贤者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们之间无话不谈,相互关心。
4. 尽大地人:全世界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巧妙地运用文字和意境来表达禅宗哲学的思想观念。首先,“横一丈,竖一丈”表达了空间概念,即禅意无处不在,无边无际。接着的“文殊维摩,隔壁抓痒”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两位佛教圣者拟人化,他们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却能相互感知彼此的存在,表现出禅宗所强调的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境界。最后一句“尽大地人,不钓自上”则是对人类内心修行的一种期许,暗示当人们真心领悟到禅理时,不需任何外在的诱惑和推动,便能自然升华为高洁之人。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展现出禅宗超越时空的观念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二十五首 其三》是南宋末年诗人释如净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9年,正值南宋灭亡之际,元朝开始崛起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以禅宗偈颂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诗人的创作生涯中,他经历了南宋末年的动荡和战乱。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火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亲眼目睹了社会的疾苦,深感民生之艰难。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困苦的关注。
此外,这一时期的诗人还受到了禅宗佛教思想的影响。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个人内心的修养和顿悟。诗人受此启发,将禅宗理念融入诗歌创作,以禅宗偈颂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