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凤出秦郊迥,鹑飞楚塞空。苍梧云影去,涿鹿雾光通。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翱翔在遥远的秦国郊区,鹌鹑飞翔在楚国的边塞上空。苍梧山的云朵飘荡远去,涿鹿的雾气弥漫四散。
原野上的草丛变得暗淡而呈现出一片绿意,盛开的花朵更加鲜红。谁能想到这个建造城堡的人,仍然生活在傅岩之中呢?
去完善
释义
"秦郊":指秦国都城附近的郊区,这里泛指北方。
"楚塞":楚国边塞,这里泛指南方。
"苍梧":古地名,位于今湖南宁远东南。
"涿鹿":古地名,位于今河北涿鹿。
"版筑士":指从事筑墙的工匠,这里借指普通百姓。
"傅岩":古地名,相传为舜时贤人傅说隐居之地,位于今山西平陆。
去完善
赏析
《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通过对凤鸟、鹌鹑、苍梧、涿鹿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边塞辽阔的地理空间和丰富的生态特征。同时,诗人借以版筑之士犹在傅岩中的典故,传达了尽管身处荒蛮之地,仍有人才涌现的社会现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其所处环境的赞美。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年)。
在开元年间,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峤作为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在这个时期,李峤的生活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朝廷要职,参与过许多政治活动,这也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崇尚自然,热爱山水。这种时代背景为李峤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野》这首诗中,李峤通过对田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