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德山棒临济喝

标题包含
德山棒临济喝
德山棒,临济喝。 铜金刚,铁菩萨。 轰雷发处,有耳皆聋。 撒星来时,无眼不瞎,瞎与公重指曹溪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守卓,又称释守拙、释守卓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宗教信仰问题,公开资料有限。 根据可获取的信息,释守卓法师在禅宗修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致力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德山的棒子,临济的喝斥。犹如铜铸的金刚,铁打的菩萨。雷霆爆发之处,所有耳朵都被震聋。星星撒落之时,没有眼睛不被照亮。这两者都是指引我们去看那永恒大智慧、人人本具的本性之月。
去完善
释义
1. 德山: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境内的一座山峰,为贡嘎山脉的主要峰之一。 2. 临济:中国佛教禅宗的一个分支,由义玄创立于唐末。 3. 铜金刚:比喻坚固之物,此处指德山的佛性。 4. 铁菩萨:形容坚定不移的信念,此处指临济禅的精神。 5. 曹溪: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境内的名胜古迹,六祖惠能曾在此传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德山棒、临济喝”开篇,表达了禅宗两大宗师——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的禅宗哲学,强调参禅者必须通过自己的直悟才能见性成佛,而真正的悟道就是破除一切执着、超越生死轮回的过程。这种思想是禅宗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紧接着的“铜金刚、铁菩萨”比喻坚定不移的信念,意味着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幻莫测,修行者都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内心的平静。诗人认为,要像铜金刚一样坚定,像铁菩萨一样不为外物所动。 随后的“轰雷发处,有耳皆聋。撒星来时,无眼不瞎”更加强了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参禅者在禅定中所体验到的超越常态的感觉,即对外界感知的能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寂静。这表达了禅宗追求心灵解脱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瞎与公重指曹溪月”,意蕴深邃,以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六祖慧能(号“曹溪大师”)作为象征,暗含诗人所要表达的观点:要像慧能一样,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摒弃一切外在的束缚,回归自性本真的状态。全诗充分展现了禅宗哲学的精髓和诗人的才情,既有哲理的思考,又具有诗意的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德山棒临济喝》是五代十国时期禅宗高僧释守卓的一首诗作。此诗描绘了禅宗修道的境界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07-960年之间,即五代十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释守卓身为禅宗高僧,一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传播和研究。他的修行生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这使得他对禅宗的领悟更加深刻。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他对禅宗修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禅宗教义引导人们走向解脱之路。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迅速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持。禅宗修行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解脱,正好满足了这一时期的民众需求,因此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