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芦花

标题包含
芦花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岸两边夹杂着连绵不绝的沙滩,岸边垂柳枝条随着水波摇曳,仿佛在拍打着浪花。明亮的月光洒在水面上,就像铺满了白雪。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找不到渔民的渔船和渔村。
去完善
释义
1. 夹岸:指两岸之间的地方,此处是指出生在河边或湖畔的芦苇。 2. 连沙:连接河岸边的沙滩。 3. 浑似雪:形容月光下芦花的洁白如同白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岸边芦苇花的美景。首先,诗人在第一句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夹岸复连沙”,表明两岸的芦苇夹着河岸延伸,与沙子相接。接下来,诗人以“枝枝摇浪花”来描述随风摇曳的芦苇,使得河水泛起涟漪,仿佛是朵朵浪花。第二联通过对月光映照下如雪的芦花的描绘,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突出了芦花的洁白和优美。而最后一联“无处认渔家”,则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似乎已经找不到渔船、渔民的存在,意境深远。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使读者领略到秋季芦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身处其中的宁静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芦花》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雍裕之之手,具体创作年份无法精确考证,但从诗人的生平及作品来看,大约是在唐玄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前后。这一时期,唐朝社会繁荣、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雍裕之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盛世,他的诗才横溢,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讽刺。然而,在这个看似繁荣的时期,唐朝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特别是宦官权势日盛,政治斗争激烈。这些现象在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如《芦花》一诗,就通过对芦花的描绘,隐喻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