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悠的古堤旁,有一株绿意盎然的大树,仿佛是一团烟雾。如果这丝线般的柳条能永不断裂,那就留着它系住情郎的小船吧。
去完善
释义
1. 袅袅:形容枝条弯曲,下垂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长势。
2. 古堤:古老的堤岸。
3. 青青:指柳树的颜色。
4. 一树烟:形容柳树被雾气笼罩,如同一团烟雾。
5. 若为丝不断:如果柳树的枝条能像丝带一样连绵不断。
6. 留取:保留下来。
7. 系郎船:用柳树枝条拴住情郎的船。
去完善
赏析
《江边柳》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一首描绘江畔柳树的五言诗。首句“袅袅古堤边”勾勒出江边垂柳的婀娜姿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紧接着的“青青一树烟”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柳树比作烟雾,更显其轻盈飘逸的神韵。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引来了诗人深深的感慨,他担忧这如丝般的柳条是否会被剪断,从而无法系住郎君归来的船只。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之苦的无奈与惆怅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边柳》是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66年前后。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社会动荡不安。雍裕之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
在个人生活方面,雍裕之虽然身为士人,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始终没有进入朝廷高层。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在《江边柳》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柳树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不幸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为削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社会的现实。雍裕之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