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语
扫却烟尘寇初勦,深水高林放鱼鸟。
鸡人唱绝残漏晓,仙乐拍终天悄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扫除战乱和敌寇,让鱼儿鸟儿在水中树林中自由生活。
鸡叫声声,夜尽天明;仙乐奏毕,世界归于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扫却烟尘寇初勦":这句诗描写的是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其中"扫却烟尘"指的是清除战乱的硝烟尘埃,"寇初勦"是形容敌寇已经被击败。
"深水高林放鱼鸟":这句诗描绘了和平时期的环境,"深水"和"高林"分别代表水域和森林,"放鱼鸟"则意味着各种生物可以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鸡人唱绝残漏晓":这是指在黎明时分,报时的鸡人已停止了鸣叫,古代的计时工具"漏壶"也显示出了破晓的时刻。
"仙乐拍终天悄悄":这句诗表达了音乐结束时,周围环境的宁静。"仙乐"是对音乐的赞美,"拍终"是形容音乐演奏结束,"天悄悄"则是形容此时万籁俱寂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了语》这首诗,以战争结束和和平到来的景象为主题,传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诗人以“扫却烟尘寇初勦”来形容战争的终结,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胜利的喜悦。接着,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深水高林放鱼鸟”,表达出在战争结束后,自然界的生灵得以自由地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以“鸡人唱绝残漏晓”来形容战后的宁静,通过对比战时的紧张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珍视。最后,他以“仙乐拍终天悄悄”来收尾,寓意战后的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美妙的仙境,让人陶醉其中。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深深痛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了语》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作品。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创作时间。《了语》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诗歌文化达到了高峰。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雍裕之生活在唐朝中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雍裕之也是如此。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唐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创作诗歌。此外,唐朝时期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人们对于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时代背景为雍裕之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了语》这首诗是在唐朝这样一个繁荣的时期创作的,作者雍裕之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这些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