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气

标题包含
四气
春禽犹竞啭,夏木忽交阴。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鸟儿争相歌唱,夏天的树木忽然间枝叶茂盛。稍微觉得秋天的山色已远离,转眼间冬天的雪已经下的很深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禽:春天的鸟。这里泛指各种鸟类。 2. 犹:仍然,还。 3. 竞:争相,竞相。 4. 啭:鸟鸣声。 5. 夏木:夏天的树木。 6. 忽:突然。 7. 交阴:交织着树荫。 8. 秋山:秋天的山景。 9. 远:遥远。 10. 俄:短时间,忽然。 11. 冬霰:冬天的雪粒。霰,小雪粒。
去完善
赏析
《四气》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一首描绘四季景象的诗作。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展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首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争相歌唱,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紧接着,夏天到来,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形成一片浓密的树荫。此时,诗人以“忽”字表现夏天到来的突然,同时暗示了季节转换的迅速。 然后,秋天悄然来到,诗人用“稍觉”来形容秋天的渐进,使人们从视觉和心理上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到来。最后,冬天降临,诗人用“俄惊”来表现冬天寒冷的速度,同时也传达出人们对寒冷的措手不及。 整首诗通过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的感受。诗人的观察力和表达力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气》是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该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唐代中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峰。雍裕之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创作《四气》的时候,雍裕之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此时的他,既经历了青年时期的激情澎湃,又体验了中年时期的稳重成熟。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真谛。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重建阶段。虽然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这种时代背景使得雍裕之在创作《四气》时,更加注重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