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陈本斋尚书 其二

标题包含
挽陈本斋尚书 其二
天俾公多寿,人知道不孤。 超然一室内,不与万波俱。 甲子新诗稿,烝尝旧布襦。 何妨传遗老,文字照龟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牟巘(1227年-1312年),字季陵,号陵阳子,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文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是南宋理学家、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牟巘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地方官职,如教授、知县等。南宋灭亡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赐你长寿的福气,世人皆知你并不孤单。 在静室内悠游自得,不受外界种种风波困扰。 书写新的诗篇,保留着过去的简朴衣服。 不妨将这些传承给那些值得尊敬的老者,让文字与篆刻相互映照。
去完善
释义
天俾公多寿:"天俾"指的是上天的赐予。整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了你长寿。 人知道不孤:这里“道”指的是道德。“孤”是指孤单。这句话意思是人们都知道你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所以你不孤单。 超然一室内:超然物外,置身在一间房内。 不与万波俱:不参与世间的万般风波。 甲子新诗稿:以天干地支纪年,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而诗稿则是诗人创作的作品。 烝尝旧布襦:“烝尝”意为子孙祭祀祖先,"布襦"指粗布短衣。 何妨传遗老:不妨把这种精神传承给那些经历过沧桑的老者。 文字照龟趺:“龟趺”指的是石碑座,此处借指文学成就。这句话的意思是将你的文字刻于石碑之上,供后人瞻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陈本斋尚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联通过上天的赐予来表明陈本斋尚书的高寿及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陈本斋尚书的超脱气质,他以一己之力抵挡住了世俗的波涛;颈联借陈本斋尚书的新诗稿和他昔日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他的文采和人格魅力;尾联则预言陈本斋尚书的传世之作将如同石碑上的文字一般,照亮后世。整首诗通过对陈本斋尚书生平的描绘,彰显了他的高尚品质和高洁品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挽陈本斋尚书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牟巘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当时,南宋朝廷面临金国入侵的严重危机,皇帝为抵抗外侮,寻求强国之道,开始关注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牟巘担任学官,对儒家学说有深入研究,深感国家前途之忧,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忧国之情。 在牟巘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政治腐败,统治阶层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流于形式,造成民生疾苦;外部则受到金国的威胁,边疆不靖。诗人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和国家的危机,并决心通过宣扬儒家的仁爱思想来振兴国家。 陈本斋尚书是牟巘的好友,他在任尚书时力图改变时政弊端,却未能实现抱负。陈本斋去世后,牟巘悲痛万分,写下此诗悼念故人,并对他的理想和事业表示深深的同情和支持。在这首诗中,牟巘通过对陈本斋的哀悼,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