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试夜雨滴空阶
霎霎复凄凄,飘松又洒槐。气蒙蛛网槛,声叠藓花阶。
古壁青灯动,深庭湿叶埋。徐垂旧鸳瓦,竞历小茅斋。
冷与阴虫间,清将玉漏谐。病身唯辗转,谁见此时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瞬间又变得凄凉,飘落的松树叶子又洒满了槐树。空气中弥漫着蜘蛛网般的忧伤,声音在青苔台阶上反复回荡。古老的墙壁上的青灯摇曳不定,深院里的落叶被湿润的泥土覆盖。缓慢滑落的旧的鸳鸯瓦片,竞相在小茅屋中留下痕迹。寒冷的夜晚和躲在暗处的虫子相互为伴,清凉的夜晚与玉漏的声音相得益彰。病中的身体只能辗转反侧,谁能看到此刻我心中的感受呢?
去完善
释义
1. 监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对主考官的尊称。
2. 夜雨:夜晚下的雨。
3. 滴:落下的意思。
4. 空阶:没有人经过的石阶。
5. 霎霎:形容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6. 凄凄:寒冷、悲哀的样子。
7. 飘松:随风飘落的松树叶子。
8. 洒槐:被雨水打落的槐树叶子。
9. 气蒙:雾气弥漫。
10. 蛛网:蜘蛛结的网。
11. 槛:窗户或者门前的一种装饰性建筑。
12. 声叠:声音重叠的意思。
13. 藓花:苔藓植物的花。
14. 阶:指台阶。
15. 古壁:古老的墙壁。
16. 青灯:油灯,这里泛指灯光。
17. 深庭:幽深的庭院。
18. 湿叶:被雨水湿润的叶子。
19. 埋:被淹没的意思。
20. 徐垂:慢慢下垂。
21. 旧鸳瓦:陈旧的瓦片。
22. 竞历:竞相穿越。
23. 小茅斋:简陋的小房子。
24. 冷与:寒冷的时候。
25. 阴虫:阴冷环境的虫子。
26. 间:隔开,相间。
27. 清将:清澈的声音。
28. 玉漏:古代的计时器。
29. 谐:和谐,协调。
30. 病身:生病的身体。
31. 唯:只有。
32. 辗转:翻来覆去。
33. 此时怀:此刻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监试夜雨滴空阶》这首古诗描绘了夜雨滴落在空旷台阶上的情景,充满了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如“飘松又洒槐”、“气蒙蛛网槛,声叠藓花阶”等句子,展现了雨水在自然界的多样形态和声响。接下来的诗句“古壁青灯动,深庭湿叶埋。徐垂旧鸳瓦,竞历小茅斋”则描绘了夜雨中的景色变化。最后两句“冷与阴虫间,清将玉漏谐。病身唯辗转,谁见此时怀。”抒发了诗人在寒冷寂静的雨夜中独自思考的心境,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人们的喜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监试夜雨滴空阶》是唐代诗人喻凫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所作。这一年,科举考试制度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乡贡选拔改为通过吏部选拔。这使得众多士子陷入了困惑和忧虑。时值春雨连绵的季节,喻凫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看到周围的士子们为求功名而疲惫不堪,不禁心生感慨。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