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一公房

标题包含
一公房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木,孤云生远山。 花萎绿苔上,鸽乳翠楼间。岚霭燃香夕,容听半偈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静中有人闭门,心净则得自闲暇。一场雨后树木更显苍劲,独有云在远方山中生起。 花儿凋谢落在绿苔之上,鸽子哺雏于翠楼之间。傍晚,云雾缭绕中香气弥漫,让我聆听这半句禅意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公房:指一座寺庙或者一处清静的居室。这里可能指的是喻凫隐居的地方。 2. 喻凫:唐代诗人,字由直,寓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受知于权德舆,奉使至湖南,为从事;因张籍推荐,历御史台、太常博士等官职。 3. 幽深:形容环境僻静而深远。 4. 掩关:关闭门窗,意指远离尘世纷扰。 5. 清净:指内心平静无杂念,也指环境的宁静、清新。 6. 多闲:表示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悠闲度日。 7. 一雨收众木:一场雨过后,树木显得分外清新。 8. 孤云生远山:天空中的云飘到了远处山峰上。 9. 花萎绿苔上:花朵凋谢,落在了绿油油的苔藓上。 10. 鸽乳:鸽子在哺育雏鸽。 11. 翠楼:绿色装饰的楼房,形容楼阁建筑之美。 12. 岚霭:雾气,多指山中雾气。 13. 燃香:烧香拜佛。 14. 半偈:佛家用语,指简单而又深刻的佛教教义或哲理。 15. 还:返回,回到。
去完善
赏析
《一公房》是一首描绘深山古刹、描绘诗人寄身之地与内心生活的诗。首联写公房的幽深宁静,以“谁”字引入悬念;颔联写自然景象的变换,雨中树净,云上山高,更显其静寂;颈联通过绿苔上的花和翠楼间的鸽,进一步展现此地的清丽脱俗;尾联以山中日落时分的烟雾缭绕及燃香诵经的形象结尾,体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静心悟道的心情。整首诗格调幽静,情境交融,使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公房》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喻凫之手,大约在公元850年左右创作。 在唐代末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诗人在此时依然保持了清高的品质,以士人的身份为民众服务,并在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自己的感慨。 同时,这个时期也正是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峰期,文人墨客热衷于营造雅致的居住环境,借景抒情。一公房作为诗人的居所,是他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避风港。他在其中养花栽竹,寄托自己的理想,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诗人通过描绘一公房的雅致环境,表现出自己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乱世,但诗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也是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的原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