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

标题包含
即事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 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 笛发孤烟戍,鵶归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持杖站立在溪流入口处,迎接秋天的到来并远眺边关。 重峦叠嶂之间弥漫着苍翠的绿色,两条河流各自清澈而混浊。 孤独的风笛声从烽烟中传出,乌鸦群在夕阳下的村庄归巢。 满地的绿色芳草,始终让人想起那些远去的离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溪口:溪流汇合的地方。2. 塞门:边关门户。3. 连山:连绵起伏的山脉。4. 二水:指淮河与黄河。5. 笛发孤烟戍:吹笛的士兵在孤独的烽火台旁。6. 鵶归:乌鸦归巢。7. 夕照村:夕阳下的村庄。8. 萋萋: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9.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指游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寓情于景的古诗。诗人以"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开篇,表达出在秋季来到溪水边的心情。接下来的"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描述了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的美:连山的苍翠以及两条河流各自的特点。 "笛发孤烟戍,鵶归夕照村"展示了暮色中孤独笛声与乌鸦归巢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则通过描述繁茂的芳草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755年左右的安史之乱时期,此时唐朝国力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喻凫作为一名不得志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尽管他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喻凫将内心的无奈和感慨融入诗歌之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