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马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松开紧握的马鞭,长长的河水泛起细小的涟漪。马蹄踏过绿地,宽阔的胸怀如同相连的钱币。声音如同泡沫在桥下翻腾,马儿在柳树下嘶鸣。常常听闻马具有龙的特性,因此它能适应各种水流环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解控:松开马缰,让马儿随意奔跑。
2. 收鞭:收起马鞭,表示不再控制马的行动。
3. 长津:长长的水滨。
4. 空蹄:马蹄踏水溅起的涟漪。
5. 沈绿玉:绿色的马蹄在水面落下。
6. 阔臆:马的胸膛宽阔。
7. 连钱:指马身上的斑纹。
8. 沫漩:马儿踩踏水面产生的泡沫漩涡。
9. 桥声:桥下流水的声音。
10. 嘶盘:马儿在柳荫下嘶鸣打转。
11. 常闻:经常听说。
12. 禀龙性:具有龙的特性,这里形容马儿矫健敏捷。
13. 固与:本来就适应。
14. 白波便:习惯于在白色的波浪中奔腾。
去完善
赏析
《浴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马图。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马的形态和行为刻画得栩栩如生,体现出牧马人与马之间深厚的感情。全诗以“水”为主线,用“绿玉”“连钱”等词汇表现水的变化和运动,凸显出马儿在水中欢快嬉戏的场景。在描写马儿的声音时,运用了“桥声”“嘶盘”等词,使人仿佛能够听到马蹄踏水的声音和马儿的嘶鸣。结尾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于马儿习性的了解,暗示牧马人对马的热爱和敬重。整首诗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浴马》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描绘马匹洗浴场景的诗作。这首诗歌大约创作于8世纪末期,此时唐朝正处于中期,社会繁荣稳定。
在这个时期,喻凫作为一名书生,生活艰难,但他始终坚持对文学的热爱,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在旅途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证了民间的疾苦。这些人生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唐朝时期实行府兵制,马匹是军队的重要装备,人们对马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此外,唐朝还盛行车马狩猎等娱乐活动,因此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喻凫创作了《浴马》这首诗,通过对马匹洗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唐朝人对马的热爱和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生活中的坚韧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