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际寺
涧壑吼风雷,香门绝顶开。阁寒僧不下,钟定虎常来。
鸟啄林稍果,鼯跳竹里苔。心源无一事,尘界拟休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风雷激荡,香气从山顶飘散开来。寂静的楼阁中,僧人并未离去,而老虎则在钟声停止之后常常到来。鸟儿啄食着树梢的果实,飞鼠在竹林和青苔间跳跃。心灵之源静谧无碍,因此在这个尘世间,我打算暂时停留,享受这片刻宁静。
去完善
释义
1. 涧壑:山间溪流与沟壑。
2. 吼风雷:形容山间风大且声音响亮。
3. 香门:寺庙的大门。
4. 绝顶:最高的山顶。
5. 阁:指寺院中的楼阁。
6. 寒:寒冷。
7. 僧不下:僧人不在寺中。
8. 钟定:钟声停止。
9. 虎:老虎。
10. 常来:经常出没。
11. 鸟啄:鸟儿啄食。
12. 林稍果:林木梢头的果实。
13. 鼯:松鼠类动物,会飞。
14. 跳:跳跃。
15. 竹里苔:竹子下的青苔。
16. 心源:心灵的本源。
17. 无一事:没有烦恼或忧虑的事情。
18. 尘界:世俗世界。
19. 拟:打算。
20. 休回:休息后再返回。
去完善
赏析
《游云际寺》喻凫这首古诗描绘了作者在云际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山间寺庙的宁静和神秘。首联“涧壑吼风雷,香门绝顶开”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描述了山涧幽谷中咆哮的风雷之声,以及山顶之上那座香火缭绕的寺庙。
颔联“阁寒僧不下,钟定虎常来”则揭示了山间寺庙的生活情境。尽管天气寒冷,但僧人们仍然坚持修行;而钟声响过之后,似乎总有老虎来访,这让人感到既敬畏又好奇。
颈联“鸟啄林稍果,鼯跳竹里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动植物的生活景象。鸟儿在枝头啄食果实,鼯鼠在竹林和青苔之间跳跃,这些细节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尾联“心源无一事,尘界拟休回”表达了作者在游览云际寺后的心境感悟。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他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暂时忘却了尘世烦恼。在这首诗中,喻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山间寺庙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云际寺》是唐代诗人喻凫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796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社会逐渐恢复平静。诗人喻凫因战乱曾离开家乡,后又返回。这首诗表达了他重回故乡的喜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时,喻凫已历经沧桑,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流离失所让他对和平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通过游历寺庙这一情节表达了远离尘嚣、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此外,唐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云际寺作为当时的一处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喻凫在此地游历,感受到寺庙的静谧氛围,也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诗歌以游云际寺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安宁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