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达泉
鹏程九万尽天宽,刚被西风铩羽翰。
四海车书新宇宙,几家门户旧衣冠。
园花灼灼酣春梦,涧竹亭亭傲岁寒。
正气莫教销铄尽,典型留与后人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鹏展翅九万里,宽阔的天空任其翱翔;可惜被寒冷的西风吹落羽毛。
如今四海归一,书籍车马都呈现出全新的气象;但仍有几户人家还保留着旧的礼节和服饰。
花园里的花朵鲜艳夺目,如同在春天的梦境中沉醉;山涧中的竹子笔直挺拔,傲然挺立在严寒中。
我们应让正直的风气传承下去,给后代留下好的榜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寄:寄送,这里指赠给;
2. 姚达泉:人名;
3. 鹏程九万:典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4. 天宽:天空的宽阔,喻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5. 刚被西风铩羽翰:刚,才;被,受到;西风,秋风,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逆境;铩羽翰,使羽毛凋落,这里比喻遭受挫折;
6. 四海车书新宇宙:四海,全国各地;车书,代指文化和制度;新宇宙,新的天地,这里指国家繁荣昌盛;
7. 几家门户旧衣冠:旧衣冠,古代儒生的服饰,这里指传统的礼教;
8. 园花灼灼酣春梦:园花,花园里的花朵;灼灼,形容繁盛鲜艳;酣春梦,在春天的梦中尽情欢乐;
9. 涧竹亭亭傲岁寒:涧竹,山涧中的竹子;亭亭,直立挺拔的样子;傲岁寒,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挺立;
10. 正气莫教销铄尽:正气,高尚的品质;莫教,别让;销铄,消磨;
11. 典型留与后人看:典型,典范,榜样;留与,留给;后人看,让后世之人瞻仰学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寄姚达泉》,是明朝诗人何文季写给他的朋友姚达泉的。全诗共八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主要描述了国家和民族的现状,而后四句则转向了对朋友和自身的期许。
首联“鹏程九万尽天宽,刚被西风铩羽翰”,以大鹏鸟比喻国家的前程,原本可以翱翔九天,却因为西风(这里暗指外部势力的侵扰)而使翅膀受损,无法再展翅高飞。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也暗示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颔联“四海车书新宇宙,几家门户旧衣冠”,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虽然四海之内已经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但仍有几家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礼节和文化。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颈联“园花灼灼酣春梦,涧竹亭亭傲岁寒”,则以花园里的鲜花和山涧中的翠竹为喻,赞美了朋友姚达泉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尾联“正气莫教销铄尽,典型留与后人看”,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激励朋友要坚守正义之气,不要让恶劣的环境消磨了自己的斗志,要将自己的精神和信仰传承下去,成为后人的楷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姚达泉》是何文季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创作的。这一年,他正遭受着宦海浮沉的困扰,因故被贬谪到云南。在遥远的边疆之地,远离家乡的作者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忧虑。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何文季却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明朝成化年间。这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官场腐败严重的时代,许多正直之士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和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何文季毅然选择了为民请命的道路,尽管这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