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赵丞
花县平分月,冰壶不受尘。
圆机皆中理,礼爱独亲仁。
晚菊长留节,寒梅自作春。
无家可归去,须有筑台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平分花海县,心如冰壶不惹尘。
处事圆润合情理,待人礼仪亲仁爱。
秋菊傲霜显气节,冬梅独立报春时。
虽无一席容膝地,总有建台举荐人。
去完善
释义
花县:指赵丞所在的县城。
冰壶:喻指高洁的品质。
圆机:处事圆通,手段得体。
中理:符合情理。
礼爱:尊重爱护。
亲仁:亲近仁者。
晚菊:喻指赵丞的晚节。
寒梅:暗指赵丞的品质高尚。
筑台:古代重用贤士的一种做法。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离别的古诗,诗人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与朋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之情。诗句中的“花县平分月,冰壶不受尘”描述了朋友之间的纯净友谊,如同明月平分光辉,冰清玉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圆机皆中理,礼爱独亲仁”则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彼此理解、尊重,相互关爱,如同冬天的梅花独自开放,散发出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无家可归去,须有筑台人”,表明虽然别离在眼前,但相信终有一天会再次相聚,因为真正的朋友就像筑台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高尚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赵丞》是何文季在唐代中期的一首送别诗。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唐朝鼎盛阶段,经济文化繁荣,诗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何文季身处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人生阅历。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正值春季,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因此以“春风”开篇,既寓含了季节的特征,又传达了别离的主题。作者与朋友赵丞分别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留恋之情。这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重视友谊、崇尚真情的人文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代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种背景也深深影响了何文季的文学创作。他在送别诗中抒发情感,既有对朋友离去的伤感情绪,也有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