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蘧觉陈先生
白发相看重别离,几囘默坐撚吟髭。
子猷不作乘舟兴,庞老终无出郭时。
隔面云山如有碍,输心泓颖寄相思。
文溪遗稿伤沦落,此事还当付与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头白发的我们在分别之际,静静坐着无言相对。子猷没有起意要坐船离去,庞老也没再走出过城市。我们之间隔着重重山岚犹如隔阂,只能通过文字传递心意寄托思念。看到文溪留下的手稿倍感忧伤,这事情最终要交给谁去处理呢?
去完善
释义
1. 寄蘧觉陈先生: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叫蘧觉的陈先生的。
2. 白发相看重别离:相互珍重的老年朋友要分别了。
3. 几回默坐撚吟髭:经常独自默默地捻着胡须沉思。
4. 子猷不作乘舟兴:这里用东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表示朋友们之间已经不再联系。
5. 庞老终无出郭时:庞老指的是东汉的隐士庞德公,意为像这样的高人终究不会出山。
6. 隔面云山如有碍:朋友间因为世俗的障碍而无法相见。
7. 输心泓颖寄相思:只能借助文字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8. 文溪遗稿伤沦落:感叹文溪的遗作无人识得,令人感到悲伤。
9. 此事还当付与谁:把这件事托付给谁呢?意味着无人关心。
去完善
赏析
《寄蘧觉陈先生》这首诗歌以诗人的好友蘧觉陈先生的离别之情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诗歌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白发相看重别离,几囘默坐撚吟髭”描绘了两位白发苍苍的朋友即将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这一联中的“白发相看”、“几回默坐”等词语,使得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子猷不作乘舟兴,庞老终无出郭时”则用典来表达诗人对蘧觉陈先生才华的赞赏。这里的“子猷”指的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他曾经因为思念朋友而驾舟前去探望;“庞老”则是指唐朝画家庞薰,他曾因为想念友人而不愿离开京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蘧觉陈先生具有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品质。
颈联“隔面云山如有碍,输心泓颖寄相思”描述了诗人与蘧觉陈先生之间的距离感,虽然山水相隔,但他们的心灵却能够紧密相连。诗人通过“输心泓颖”的方式,将心中的思念寄托在诗歌中,传递给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中的“隔面云山”、“输心泓颖”等词语,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浓郁。
尾联“文溪遗稿伤沦落,此事还当付与谁”表达了诗人对蘧觉陈先生文才的惋惜和对其命运的关切。他认为蘧觉陈先生的文稿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又担心没有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一联中的“文溪遗稿”、“此事还当付与谁”等词语,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蘧觉陈先生》是明代诗人何文季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在明朝初期(公元14世纪)时期所作。在这个阶段,中国历经了元末的战乱和明朝的建立,社会逐步趋于稳定,经济复苏,文化繁荣。
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何文季以其才情横溢而闻名。他个性刚正,不屈于权势,坚守自己的信念。这首《寄蘧觉陈先生》是何文季寄予其友人陈蘧觉的一首诗,其中表达了他们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明朝初期的一种社会风气: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对朋友间的义气、忠诚的追求,以及那种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