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府教
食薇已愧首阳人,肯学杨雄作美新。
满目山河长是泪,穷崖草木不知春。
狂来自与白云笑,老去从教俗子嗔。
湖海论交无久近,相逢同是汉遗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吃野菜已经愧对隐居者,愿意学习扬雄的美言。
满眼山河总是泪水,悬崖边的草木不知道春天已至。
狂放不羁时对着白云欢笑,年纪大了就由着世俗之人抱怨吧。
在江湖中交朋友不论时间长短,相逢的都是汉文化的传承者。
去完善
释义
【食薇】薇是一种野菜,比喻隐逸生活。这里是说自己隐逸已久,无法回朝。
【首阳人】指伯夷、叔齐两位商朝末年的遗民。他们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这里形容作者自己归隐山林的生活。
【杨雄作美新】西汉文学家扬雄仿赋颂之作,寓意劝诫世人勿趋炎附势。作者以此表示自己不会迎合当权者。
【湖海论交】指的是五湖四海的朋友结交,无论认识时间长短,都视为知己。
去完善
赏析
《寄彭府教》是何文季创作的一首借古讽今的诗歌。首联通过对比“食薇”的贤者和“杨雄”的媚俗,表达了作者坚守道德情操的决心;颔联以“山河泪”和“草木春”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凄凉景象;颈联则通过对“狂笑”和“老嗔”的自我刻画,表现出作者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尾联以“湖海论交”和“汉遗民”相互呼应,暗示了作者和彭府教志同道合,共同肩负着复兴民族文化的重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彭府教》何文季: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科举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作为一位文人,何文季对于功名有着很高的追求,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何文季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屡试不第,这让他感到沮丧和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同时间段内,明朝刚刚建立不久,社会风气较为淳朴,人们对于学问和道德非常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何文季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决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彭府教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