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云轻重色

标题包含
寒云轻重色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 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 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佳期可在承诺中实现,寄托情思遥望云端。鱼影清晨仍在水中,阴影傍晚倍感寒冷。借助风力摇曳生姿,穿插在岩石之间绵延无尽。隐藏在树木中的大雁飞过,雾气弥漫时感觉树木聚集在一起。天空凝结成青色,引导朴素就像丝绸。每次在忧愁中欣赏,都很难用笔描绘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佳期:指美好的时光或季节。 2. 可许:可以期待或预期。 3. 托思:寄托思绪。 4. 鳞影:像鱼鳞般的光影。 5. 朝犹落:形容清晨的阳光渐渐落下。 6. 繁阴:茂密的树荫。 7. 自寒:自然寒冷。 8. 因风:随风飘动。 9. 袅袅:轻盈缓慢的飘动。 10. 间石:夹杂在石头中间。 11. 漫漫:形容光线暗淡。 12. 隐映:若隐若现。 13. 鸿度:鸿雁飞过。 14. 霏微:轻微而隐约的样子。 15. 树攒:树木聚集在一起。 16. 凝空:天空凝结,形容天色阴暗。 17. 黛:深绿色,比喻天空的颜色。 18. 引素:引导白色的雾气。 19. 乍如纨:突然如同白绸。 20. 含毫:饱含情感地描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云的形状、色彩和动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诗词艺术的独特造诣。 首联“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通过描绘诗人仰望云端之景,将读者引入诗意的世界。颔联“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形象地描绘出云层的厚重和阴暗,表现出自然界的冷暖交替。颈联“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进一步描述了云朵随风而动、时隐时现的动态美。尾联“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则将天空中的云朵与大地上的景物紧密相连,营造出一幅深邃而宁静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寒云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云轻重色》是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24年左右的唐穆宗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坛风波,整个社会氛围显得较为压抑。 张仲素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种种原因而受到排挤,最后被贬至地方。这种政治上的挫折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慨。而在那个时代,士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文人墨客都在寻求抒发心中忧愤的方式,于是借诗言志成了他们共同的追求。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都曾用诗歌来描绘生活中的困难和内心的情感。从张仲素的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此类主题的深入探讨。因此,通过对《寒云轻重色》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背后所蕴含的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