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鞠颜叔游山
吏案方无事,朋游出近山。
相从得所好,终日有余闲。
弃置形骸外,逍遥宇宙间。
谷风吹淅淅,涧水濯潺潺。
灌木开云荫,余花散锦班。
轻舆留石步,短棹下湖湾。
古寺群峰合,孤洲万竹环。
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对酒忘尘事,临流见病颜。
支离真可笑,光景信难攀。
且共隤然醉,谁知是闭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官员们正在专心处理事务,闲暇之时与朋友们一同外出游览近处的山景。大家彼此志同道合,相处融洽,一整天都有余暇时间。大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尽情地在天地之间畅游。山谷间的微风轻轻吹过,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茂密的灌木丛犹如云朵般遮挡阳光,而零散的花朵如同锦绣一般点缀其中。大家乘坐轻便的车子来到山间,手持短桨划过湖泊。群山环绕的古寺周围,翠绿的竹林簇拥着一处孤零零的小岛。池塘里的鱼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惊慌跳跃,疲倦的白鸟也在寻找栖息的地方。面对美酒,大家都忘记了尘世中的纷扰;看着溪流,仿佛看到了自己疲惫的脸庞。人生无常,现实无奈,我们开怀畅饮,谁又知道这竟是心灵的自我封闭呢?
去完善
释义
1.吏案:指官吏办公的桌子,这里指政务。
2.相从:一起,相伴。
3.弃置:抛掷;丢开。
4.谷风:山谷之风。
5.涧水:山涧溪水。
6.淅淅:形容风声。
7.濯潺潺:洗涤的水声。
8.灌木:低矮的树林。
9.云荫:云雾笼罩之处。
10.余花:盛开的花朵。
11.轻舆:轻便的车子。
12.石步:铺有石头的道路。
13.短棹:小船。
14.古寺:古老的寺庙。
15.群峰:众多的山峰。
16.孤洲:单独的沙洲。
17.万竹:繁茂的竹林。
18.紫鳞:指紫色的鱼。
19.白羽:白色的羽毛,此处可能是指白鸟。
20.对酒:喝酒的时候。
21.临流:靠近河流。
22.支离:分散; 分散的东西。
23.光景:风光景色。
24.信难攀:确实难以攀登。
25.且共:暂时一起。
26.隤然:跌倒的样子,形容醉酒的状态。
27.关门:关闭的门庭,此处可能指的是隐居之意。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是北宋诗人沈遘的一首五言诗,以游山为主题,描绘了与朋友共同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整首诗节奏轻盈,语言清新,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处理完公务后的闲暇时光,选择与友人一起出游,来到近山之处。这种出游不仅使诗人摆脱了繁忙的工作,还能与好友共享欢乐。“相从得所好,终日有余闲”两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游山之乐。
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自然风光。在游山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山谷吹来的清凉之风,听见了山间溪水的潺潺之声。同时,他们还欣赏到了满眼的美丽景色,如灌木丛中开放的云朵般的树荫,五彩斑斓的落花。这些景象使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随后,诗人详细描绘了他们游览的过程。他们在山间小径上留下足迹,乘坐小舟穿过湖泊,探寻古老的寺庙,观赏环绕竹林的小洲。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同时,诗人还通过鱼跃水面、鸟倦飞还等生动画面,展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
在游山的欢愉之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面对溪流映照出的病态容颜,不禁自嘲。“对酒忘尘事,临流见病颜”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然而,诗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支离真可笑,光景信难攀”意味着自己的年华已逝,曾经的抱负已变得可笑,感叹光阴无法挽留。尽管如此,诗人仍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决定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暂时抛开尘世的纷扰。
总之,《次韵和鞠颜叔游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山寻趣的愉悦之情,以及面对人生际遇时的坦然心态。这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游览山水,寄托情感,抒发壮志。沈遘(公元1007-1068年)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人物,一生跨越了真宗、仁宗两朝。他曾担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深受朝廷器重。然而,在沈遘生活的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党争不断,他在官场上的命运也经历了沉浮。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这首诗作于沈遘晚年,此时的他已远离政治中心,心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此诗中,沈遘借游山之行表达了他的感慨与抱负。一方面,他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方面,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诗中的“鞠颜叔”是沈遘的朋友,二人时常一起游山玩水,共谈世事。此诗通过对友情的歌颂,传达出作者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感情。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表达了他在经历人生波折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