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退之传

标题包含
读退之传
退之二十八,三上宰相书。 晚折王廷凑,骂佛戒鳄鱼。 少时及壮时,君试观何如。 士养要如此,合抱凌太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韩愈28岁那年,三次向宰相递交推荐信。 后来与王廷凑交恶,痛斥佛教并写《鳄鱼文》进行警戒。 他年少时和壮年时,你可以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读书人应当像他那样立志高远,怀抱凌云壮志。
去完善
释义
《读退之传》是宋代诗人舒邦佐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讲述了对唐代著名文人韩愈的敬佩与赞赏。下面是对诗句中某些字句的解释: 1. 退之:指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的散文、诗赋作品颇具影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2. 二十八:指韩愈28岁时,即贞元十一年(795年),他第三次给宰相上书求官,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3. 三上宰相书:韩愈在科举应试失败后,三次向当朝宰相自荐,请求录用。 4. 晚折王廷凑:韩愈晚年担任吏部侍郎时,面对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叛乱,力主抗敌,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精神。 5. 骂佛戒鳄鱼:韩愈是儒家的坚定拥护者,曾撰文反对佛教宣扬鬼神等邪说;他还撰写了《祭鳄鱼文》,劝诫鳄鱼离开百姓的生活水域。 6. 少时及壮时:这句是说韩愈年轻时和壮年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品行和才能。 7. 士养要如此:指读书人修养应像韩愈那样志向远大,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8. 合抱凌太虚:比喻韩愈具有深厚才学和高尚品质,如同参天大树直冲云霄。
去完善
赏析
《读退之传》这首诗是舒邦佐在读韩愈的传记后有感而发,赞美韩愈作为文人学士的坚定品质和独特风骨。诗中描述了韩愈的一生,从年轻时期的多次上表自荐,到晚年敢于直言不讳地抨击佞臣和反对佛教。诗人通过这两个方面,展示了韩愈作为一个士人,敢于担当、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在“退之二十八,三上宰相书”两句中,提到了韩愈在28岁时,曾三次向宰相上书自荐,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热情和责任。尽管未能得到重用,但他依然矢志不渝,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下来的“晚折王廷凑,骂佛戒鳄鱼”两句,描述了韩愈晚年的两件事。一是他大胆批评朝中权臣王廷凑,表现出了他正直敢言的品质;二是他写信劝告潮州百姓停止崇奉佛教,以消除迷信之风。这两件事都体现了他在政治和宗教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态度。 “少时及壮时,君试观何如。士养要如此,合抱凌太虚。”这四句则是对韩愈一生的总结。诗人认为,无论是年轻时还是成年时,韩愈都以一种独立的人格力量影响着世人。他告诫我们,一个士人应具有如此的气概,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退之传》是中国古代诗人舒邦佐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这首诗歌颂了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 舒邦佐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看到韩愈在唐朝那样一个盛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勇敢地与世俗抗争,这让他深感敬佩。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韩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对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舒邦佐可能正面临着一些人生的困境和挑战。他希望通过阅读韩愈的事迹,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尊重,以及对他们才华的赞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