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 一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高楼上的少妇正悠闲地弹着古筝,远远望见飞扬的尘土,那是军队进入了建章宫。
去完善
释义
鸣筝:弹奏古筝;建章:指建章宫,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唐代皇宫。
去完善
赏析
此诗开篇极写威武之师,"白马金鞍"与"旌旗十万"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行军图景,彰显了盛唐气象。后两句则转而描写静谧的室内场景,一位小妇人在楼上弹筝,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遥见飞尘入建章”一句,既呼应了前文的军事行动,又巧妙地点出了空间的变化,由广阔的战场转向深邃的宫廷。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刻画,传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淡淡忧虑,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王昌龄正值青壮年,渴望建功立业。大唐国力强盛,边疆时有战事,众多将士随帝王出征。王昌龄虽胸怀壮志,但或许因种种原因只能暂居长安。他目睹了长安的繁华,以及在这繁华背后的离别与等待,于是以独特的视角写下了这首诗,借青楼小妇的形象,含蓄地表达对边关将士的关切与对战争的复杂情感。
去完善